這幾部電影,一輩子看一次就夠了

  有些電影看完一遍是不會再看第二遍的,或因為沒有勇氣,或因為看一次就足以刻骨銘心 。小編今天就推薦幾部電影,一生看一次足矣。

1.《霸王別姬》

這幾部電影,一輩子看一次就夠了

豆瓣評分:9.6  

陳凱歌說他的每部電影裡都會有一個他在精神上完全認同的人,在《霸王別姬》裡,這個人就是程蝶衣,他是"瘋子"一樣的藝術家,一旦走下舞臺,走進現實的人群,註定是孤獨的。但也因為如比,他的誠實和天真,甚至是嫉妒和偏執都很美,很真實。
  不瘋魔不成活,程蝶衣是一個戲痴,戲迷,戲瘋子,因為沉溺於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他變成了真虞姬,而他的師哥段小樓,只不過是他以為的霸王,人物的悲劇性緣起一出霸王別姬,也緣滅於一出霸王別姬,真虞姬和假霸王,早已註定是一場蒼涼的結局。  李碧華在原著小說裡描寫程蝶衣是美到殺死人,而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也同樣做到了美到殺死人,他將靈魂分裂賦予角色,調動起人類內心裡最侈的感受,甚至能夠瓦解理性和是非,把殘缺變成美。為了演好程蝶衣這個角色,他提前半年到北京學戲,更是請了京劇名家悉心指導,唱,念,做,打,無一不是從頭學起,一個鏡頭,導演都覺得得可以了,但如果他覺得不滿意,他就會重來10遍,20遍,他對自己的要求,比導演還要嚴格,但就是因為這樣,才成就了程蝶衣這一讓人刻骨銘心的銀幕經典形象。

2.《狗鎮》

這幾部電影,一輩子看一次就夠了

豆瓣評分:8.4  

這不是真實的人性,這至多隻是反映了人性中最醜惡的一部份。可是“狗鎮”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和對人性最陰暗一面的反思。  

“狗鎮”上的人們是卑鄙下流,恩將仇報,見風駛舵的一群人。女主人公為了逃離黑幫的追擊,來到狗鎮,她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換取在這裡自由的生活,可是我們看到的是狗鎮上無恥的一群人的回應。我們姑且稱女人主人公為A,從居民對A在勞動中犯一點兒小錯不夠寬容,到有意刁難A不許她走別人都走得路,到責怪A原本一片好心的幫助行為,到小孩子有意得罪A來滿足自己受虐的心裡,後來又告發自己受到A的體罰,再到小孩的母親有意要把A最心愛積攢的瓷人兒一一摔碎,這些都是人性醜惡一面的揭露。

隨著故事的發展,由於警察的告示給居民帶來了心裡上的壓力,鎮上的居民一致要求增加一倍A的工作量卻減少她的工資,到鎮上的一些男人尋找機會佔A的便宜,利用到警察抓捕的威脅強暴A,直到最後把A淪為性工具來發洩,甚至到送貨司機在幫助A逃離狗鎮的過程中,拿了A的錢,又乘機佔了A的便宜,卻還是把A送回狗鎮的無恥,再到小鎮居民統一把送貨司機送回來的A帶上沉重的鐵鏈和鐵環限制其行動,到最後A深愛的那個男主人公把A出賣交給了黑方老大,居然還為自己做出賣的辯護。這一切都是對人性醜陋的最深刻揭露,而這些醜陋竟集中到一部片子裡來了。

3.《鬼子來了》

這幾部電影,一輩子看一次就夠了

豆瓣評分:9.2  

姜文說:拍這部電影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改變一些抗戰題材的“老片”可能會給人,尤其是給日本觀眾造成的一些誤解。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那些片子都是很好的,確實起到了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作用。但這些電影也有一些問題。比如說,這些老電影被日本人拿到日本去放,並以此教育日本的年輕人說:你們看,中國的老百姓哪一個不是間諜,他們哪個不是不穿軍裝的軍人?既然他們“全民皆兵”,我們就可以對他們“全民殲滅”。於是,我們的這些老電影成了他們掩蓋當年屠殺中國平民的把柄。但事實上,那時候我們並沒有“全民皆兵”,那只是我們的一個理想。而我們現在拍電影,就再不能給日本人這種口實了。我覺得通過拍一部電影過嘴癮是容易的,而且往往能很急功近利地討點好,但是事情過去之後既不起作用又不能使觀眾真正進行思考。我拍《鬼子來了》就是試圖讓觀眾明白,如果想避免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那段不愉快的歷史,除了過嘴癮還有什麼辦法。我不敢說《鬼子來了》給出了這個結論,事實上我一個導演和一部影片也做不到,最高的理想也就是有個方向吧!  

4.《親愛的》

這幾部電影,一輩子看一次就夠了

豆瓣評分:9.2

田文軍望著空蕩蕩的網吧,不知道該恨誰。
是恨自己生意失敗,還是恨妻子沒有盡到責任拋家棄子?
是恨自己一時貪心放進幾個未成年小混混進網吧,還是恨抱走孩子的人販子?

魯曉娟在失子互助社的鼓勵下痛哭,不知道該恨誰。
是恨自己開車時一念之差沒有回頭,還是恨丈夫沒有照顧好孩子?
是恨人販子老楊抱走自己的小孩,還是恨李紅琴得到了孩子的愛和信任?

田鵬在新班級介紹自己叫田鵬有個妹妹叫楊吉芳的時候,不知道該恨誰。
是恨自己的親生父母沒有照顧好自己,還是恨養母沒有能力把自己留在身邊?
是恨人販子將他陷入巨大的變動之中,還是恨警察再一次改變了他已經習慣安然的生活狀態?

李紅琴拿著懷孕報告跪在醫院門口的時候,不知道該恨誰。
是恨自己的死鬼丈夫,還是恨自己是沒知識沒錢?
是恨社會不公,還是恨蒼天無眼?

高夏被自己母親掀翻飯桌的時候,不知道該恨誰。
是恨自己勢單力薄,還是恨同事假仁假義毫無人情?
是恨母親精神錯亂,還是恨姐姐破壞了平靜的生活?

韓德忠在田鵬的生日宴上塞出大紅包的時候,不知道該恨誰。


是恨自己吃猴腦得了報應,還是恨豪宅保安根本沒有盡到責任?
是恨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報,還是恨田文軍的好運氣找到了兒子?

“恨”既是一種因求之不得而產生的怨,亦是一種因對過去美好的懷念。
在《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馬蒂爾德問萊昂:“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隻有童年是這樣?”萊昂答:“總是這樣。”
在這部電影裡,沒有人是幸福的,看似堅強,實際脆弱;看似走投無路,又必須擦乾淚迎接生活。每個階級,富豪、白領、小城市業者、農民、老人、兒童,都“深坐蹙額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惱,每個看似強大的胸膛下,都有一顆脆弱的心臟;每個有力的腳步之上,都有一截致命的阿碦琉斯之踵。
最後,所有的“恨”指向一個空白。從未出現過的人販子楊某,是所有人痛苦的根源,他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欺騙自己的妻子,他為了自己家庭的幸福,破壞了別人的家庭,但是同時,他也是妻子口中的“我男人”,他雖固執邪惡地為強撐自己男人的尊嚴而欺騙妻子,卻也為了保護妻子讓她永遠不要踏入深圳。
當所有的恩怨要最終進行清算的時候,罪惡的源頭已經輕鬆地通過死亡完成了逃避和平息。只剩下活著的人,在他製造的痛苦回聲中,天旋地轉。好像一記憤怒的拳頭,哪怕砸向一堵堅硬的牆,也用兩敗俱傷完成了宣洩,而現在,這記痛苦的拳頭,用力揮舞,卻只揮到一片虛無的空氣。最後李紅琴在醫院的哭泣,就像承載所有痛苦宣洩的拳頭,因為失去了揮舞的對象,而徒然舉在空中。

5.《我們天上見》

這幾部電影,一輩子看一次就夠了

豆瓣評分:8.7  

《我們天上見》是一部可以從頭至尾帶著微笑、回憶與感動觀看的電影,它的年代痕跡非常明顯,可以迅速把那些和主人公有著共同生活經驗的人拉進去。我在看這部電影時,身邊坐了一對老夫妻,他們隨著故事的進展輕笑、嘆息,不時可以從他們口中聽到以“那時候”開頭的語句,他們是從影片中的姥爺那裡得到了共鳴,而年輕的觀眾,則會從小蘭那裡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們天上見》是一部非常純粹的電影,它很個人化,但也因此具備了飽滿、濃烈的情感,觀影過程中,隨時能感受到導演和演員想要傳達出來的情緒鼓鼓脹脹,但它也很剋制,電影的剋制和它的簡約表達,彷彿讓蔣雯麗得了大師真傳,但我相信,這不過是蔣雯麗把她對電影最本真、質樸的認知,通過鏡頭轉化出來了而已。但即便是轉化,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我們天上見》包括敘事、攝影、剪輯等方方面面體現出來返璞歸真式的技巧,使得它絲毫不見一名新導演的生澀之感。

6.《老男孩》(韓國)

這幾部電影,一輩子看一次就夠了

豆瓣評分:8.2

在西方經典的驚悚電影中,對人性陰暗的挖掘,注重對人性變態分裂的分析,並配合謀殺偵破情節、血腥恐怖鏡頭,以達到驚悚效果。而在東方的驚悚電影,特別是韓國的驚悚電影中,卻注重從道德哲學入手,利用對倫理的顛覆性,探討人性的複雜性,探索人的情感在現代社會的壓抑與創傷,特別是“創傷性成長回憶”,來達到心理驚悚的效果。

同時,與西方驚悚電影不同,韓國驚悚電影對血腥鏡頭的處理,也是寫意性的,更注重“血”對人的驚悚情緒的渲染,而不注重寫實性的肉體血腥感。因此,韓國驚悚電影也表現出不同於西方的驚悚效果,在慘烈血腥之外,常呈現悽美絢麗的色調與婉約細膩的情感震撼力。馬斯洛曾經說過,不是我們自願,而是我們“被迫地”在“創傷性”的社會體驗中實現了自我的成熟。在《老男孩》中,“創傷性回憶”是以“亂倫情結”為鏡像而出現的。對於亂倫這種有反人倫的人類禁忌,在韓國電影《老男孩》的影像空間內,卻發展成為對“姐弟戀”與“父女戀”的人性道德恐怖感的挖掘,並配合以韓國式的“人性寬容性理解”,從而為倫理片與驚悚片的結合打下了基礎。

7.《我不是藥神》

這幾部電影,一輩子看一次就夠了

豆瓣評分:9.0

影片的故事結構與類型其實是很傳統的,稍有看片量的人看到一半就能猜出故事的走向,但也恰恰因為這樣,第一次操刀長片的青年導演文牧野,才能在自己的處女作中將敘事節奏把握得張弛有度、流暢自如,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電影的觀賞性。不過,要說到《我不是藥神》的獨到之處,還是在於影片的題材與演員的表演上。

《我不是藥神》講述的是一個性保健藥店老闆,靠走私印度白血病特效藥而發家致富後最終難逃法網的故事——用這樣一句類似“今日說法”的說辭,倒是可以輕鬆概括整部電影的故事梗概,但影片真正聚焦的,卻是中國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來都不曾解決的“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事實上是根據我國真實新聞改編的,百度下“陸勇”你就知道。這是2015年的案子,三年後的今天就能夠上映,可見是在事發之後馬上就完成了立項等籌備工作,根本就是植根於我國民生與社會現狀的文藝再創作,且片中煽情而剋制的表現手法,也與韓國同類電影也有明顯區別,國人實在是沒有必要妄自菲薄,應該慶幸我們也有了這種為民生髮聲的好電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