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个可怕的预言

文|野百合

01 热闹的春天

春天,应该是热闹的。

万物苏醒,生机勃勃。

杜甫的《绝句》就写出了这样的春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当我们还能在树林里听见小鸟的歌唱、在小溪边看见鱼儿的跳动时,我们应该知道,是她的努力,及时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遏制了伸向春天的黑手。

《寂静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个可怕的预言

鸟儿报春

60年前,在她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地方没有鸟儿飞来报春;清晨早起,原来到处可以听见鸟儿的美妙歌声,却只剩下异常的寂静。

她讲述了“知更鸟的故事”,第一只知更鸟的鸣声预示着河流解冻,春天来临。

可是,由于化学污染,一切都变了,甚至连鸟儿的返回也不再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她历经多年的调查,呕心沥血写出了《寂静的春天》,向懵懂无知的人们提出警示,呼吁人们去认识他们引以为傲的发明物—滴滴涕的危害,让人们明白自然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

她就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蕾切尔·卡逊。


《寂静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个可怕的预言

蕾切尔·卡逊

02 《寂静的春天》

她是现代环境运动之母,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

蕾切尔·卡逊生于1907年,1929年毕业于宾夕尼亚女子学院,1932年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动物学硕士学位,先后在普金斯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任教,曾在海洋生物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1957年,她用4年时间写出了《寂静的春天》,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运动。

1965年,《寂静的春天》震惊全美,引发了关于农药的大讨论。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讨论这本书,并成立了咨询委员会调查书中的结论,最后证实她关于农药危害性的结论是正确的。

由此,美国民间环保组织应运而生,并开启了世界性的环保热潮。


《寂静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个可怕的预言

图书《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后,她心力交瘁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世后,美国政府追授她美国普通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奖章”。

她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滴滴涕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环境造成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

在《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前,人类对地球的姿态都是“征服”而不是“共存”。

不仅如此,她还尖锐的指出了,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寂静的春天》已成为现代环保运动的经典,在纽约大学新闻学院评选的本世纪100篇最佳作品中,该书名列第二。


《寂静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个可怕的预言

《寂静的春天》插图

03 消了音的春天

“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周围环境相处得很和谐。这个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整齐排列的欣欣向荣的农场中央,庄稼地遍布,小山下果园成林。”

书中一开始就像寓言故事一样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场景,过去生态环境是美好的:原野似锦、动物喧闹、溪水纯净,鳟鱼畅游。然而,在大面积建房开发后,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植物交换,动物死去,鸟儿战栗,蜜蜂不来,春天的声音飞走了。

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数城镇的春天之声沉寂下来了呢?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个可怕的预言

《寂静的春天》插图

“曾经一度是多么吸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却仿佛是火灾浩劫后残余的焦枯的植物。被生命抛弃了的地方只有一片寂静,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钓鱼的人不再来访,因为所有的鱼已经死亡。”

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自从人类发明了滴滴涕等杀虫剂以来,大自然遭受了不可逆的严重破坏。蕾切尔·卡逊把喷雾药、粉剂和气雾剂这些“杀虫剂”称为“杀生剂”。

她用调研数据证明,滴滴涕及其同类药剂最险恶的特性之一,是它们通过食物链上的所有环节由一种生物传至另一种生物,最终让生态失去平衡,物种灭亡。

《寂静的春天》警告人们:一旦昆虫产生更顽强的抗药性,人类将陷入注定灭亡的循环之中。因此,我们应该放弃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农药,采用生物控制的方法来改善我们的生态。


《寂静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个可怕的预言

蕾切尔·卡逊


04 生命之作

《寂静的春天》以翔实的科学数据,生动的事例,充沛的感情,优美的话语,阐明了滥用化学农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现代环保运动的发韧之作,也是现代生态散文的代表作。

蕾切尔·卡逊为了写出这本书,用尽一生的知识和力量。

  • 生命需要敬畏与尊重

她怀着激情描绘自己所感受到的动植物,小到蚯蚓、蜜蜂、甲虫,大到浣熊、牛羊,一切生命在她看来都是值得敬畏和尊重的。

她亲切地称呼植物为“地球的绿色斗篷”,土壤为“大地上的补丁”,流畅的文笔和诗意化的语句,使这本著述读起来异常亲切。


《寂静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个可怕的预言

蕾切尔·卡逊


  • 调研数据翔实又可靠

为了使论述确凿,她阅读了几千篇研究报告和文章,寻找相关领域权威的科学家,并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

她一遍又一遍地核查《寂静的春天》中的每一段话,许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她的许多警告估计是过低了,而不是说过了头。

她用一组组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理论,这些数据也经得起推敲。

1963年,当时在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任命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调查书中的结论,该委员会证实了卡逊对农药潜在危害的警告是正确的。


《寂静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个可怕的预言

蕾切尔·卡逊

  •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1958年,蕾切尔·卡逊收到一封来自马萨诸塞州朋友的信,诉说她在自己家后院饲养的野鸟都死了,前一年飞机在那儿喷洒过杀虫剂消灭蚊虫。

此时的卡逊正在考虑写一本有关人类与生态的书,看到朋友的信后,她决定收集杀虫剂危害环境的证据。

此时,她已经身患癌症,长期大量接触喷洒过化学农药的水和土壤更加重了她的病情。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朋友曾劝告她,是否知道自己是在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挑战?

虽然阻力重重,但《寂静的春天》像是在黑暗中的一声呐喊,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

由于广大民众的不断声讨和舆论压力,最后导致政府介入了这场保护环境的论战中。

美国国会立即召开听证会,美国第一个民间环境组织由此应运而生,美国环境保护局也开始成立了。

1962年底,有四十多个提案在美国各州通过立法限制杀虫剂的使用,曾获过诺贝尔奖的滴滴涕和其他几种剧毒杀虫剂终于从生产者使用的名单中彻底清除。

伟人之所以为伟人,都是因为站得高、想得多,从而看得远。多年后的今天,尘埃落定之后,许多问题已经变得很明朗。我们也应该深刻的意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根植于更深层次的人类社会变革中,包括经济、社会、民众意识的根本改变。


《寂静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个可怕的预言

蕾切尔·卡逊

05 现代生态危机警示录

生态学家保罗·什帕特所说:“难道只要生活在比环境恶化的允许限度稍好一点点以摆脱困境就是我们的理想吗?为什么我们要容忍带毒的食物?为什么我们要容忍一个家庭位于枯燥的环境中?谁愿意生活在一个只是不那么悲惨的世界上呢?”

60年代以前的报刊和图书,我们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

确实,在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中,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欲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

《寂静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个可怕的预言

蕾切尔·卡逊

前美国副戈尔说:“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寂静的春天》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空前反响,在很多国家也引起了人们思想和观念上的巨变。

当时的英国王子菲利普说:“如果你们想知道当今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我向你们强烈推荐《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卡逊唤醒的不是一国一土,而是整个人类。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类与自然环境都应该相互融合,这值得全世界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