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縣法院“疫情戰”顯擔當“雲調解”露真情

本報訊 (通訊員 王真真 記者 隋魏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景縣法院以往大量通過線下進行的庭審、調解等訴訟活動無法正常進行。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該院依託華宇智審、柯達互聯網庭審等系統,大力推行網上立案、網上送達、網上質證、網絡開庭等一系列網絡化辦案。近日,景縣法院民二庭多方努力,成功調解一起金融借款糾紛案件。

據瞭解,當事人張某(男方)、張某瑞(女方)曾系夫妻關係,二人在婚姻存續期間用其居住的樓房抵押在景縣某銀行辦理了貸款。因貸款到期後未償還,該銀行將二人訴至該院要求其歸還借款本金及利息,並對抵押的樓房享有優先受償權。民二庭庭長劉寧承辦該案件,第一時間與借款人張某取得聯繫,但張某反饋稱現已與張某瑞離婚無法溝通,隨後劉寧立即前往民政局調取了二人婚姻登記信息,發現二人確已離婚,且離婚協議約定貸款抵押的樓房歸女方所有。後經與當事人張某瑞聯繫,張某瑞最初極不配合,一直稱離婚協議約定抵押房產歸其所有,所有債務由張某負擔,調解暫時陷入了僵局。

彼時,新冠肺炎在全國爆發,民二庭全體人員都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役中,但劉寧並未對審判工作有一絲一毫的放鬆。3月初,劉寧當機立斷,決定“兵分兩路”,一方面由劉寧與張某及銀行電話協調溝通,經過大量調解工作,張某終於與銀行達成了還款計劃,因正處於抗疫關鍵時期,劉寧與書記員吳迪親自前往張某居住的村莊協助其完成了簽字等工作。另一方面由法官助理李炳陽與當事人張某瑞聯繫,因張某瑞工作原因,白天不帶手機,李炳陽便每天晚上8點定時與張某瑞通過微信調解,將合同法、擔保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拍成照片傳給張某瑞,向其釋法明理。經過近10天的溝通,張某瑞終於明白其與張某的離婚協議約定不能對抗銀行,並通過微信簽字的方式在調解協議及調解筆錄上簽字。當一切手續簽字完成時,已經到了深夜11時,當事人張某瑞最後微信回覆“你費心了,也早點休息”,李炳陽倍感欣慰。一句“辛苦了”不僅是對辦案法官工作的認可,更是對法院工作的滿意和激勵。(來源:衡水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