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教育著作——《大学》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四书》之首。它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论文,着重阐明“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大学主要指15岁以上的教育,内容上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小艺")和道德品质(“小节”)教育之后的需来来指大学主要指育和儒学思想教育。《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

战国后期教育著作——《大学》


1、“三纲领”

《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的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述。

所谓“明明德”,就是将天生的善性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人为学做人的第一步 ;所谓“亲民”,是指由己推人,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每个人在其不同身份时都要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也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这三个纲领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活动由自身到他人以至群体社会的过程,层层递进,表现了很高的道德要求、较强的逻辑性和可行性。“三纲领”表现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战国后期教育著作——《大学》


2.“八条目”

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将其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1)“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被视为“大学始教”的内容。“格物”指穷尽事物之理,即学习儒家的“六德”六艺”六行”之类的经典。“致知”指获得知识,要从寻求事物的理开始,旨在综合而得到最后的启迪。这里所格的“物”、所致的“知”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其实就是指学习儒家经典,提高自身素质。

(2)“诚意”就是要不自欺,人的意念和动机要纯正。

(3)“正心”就是不受各种情绪的左右,始终保持认识的中正,“诚意”和“正心”是行为发生前的心理活动,局限于自我。

(4)“修身”是人的一 种综合修养过程,是人品质的全面养成,是从“明明德”到“亲民”的转折点。

(5)“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其中,中心环节是“修身”。

“八条目”表现出了极强的逻辑性,层层递进,由内及外,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为学、为人和为政有极大影响。

《大学》的特点是其具有极强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影,还有较强的逻辑性。“三钢领”与“八条目”环环紧扣地加以推演,极易为人理解、接受和实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