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红色特工档案·第十二集」陈忠经:从北大走出的红色特工

在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江苏中天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携手扬子晚报合力推出音频栏目《江苏红色特工档案》,致敬隐蔽战线上的英雄模范,弘扬江苏文化、传递红色基因。该栏目已于3月30日在喜马拉雅正式上线,中天龙公司在微信公众号“龙谈谍影”也同步推出《江苏红色特工档案》系列故事。

「江苏红色特工档案·第十二集」陈忠经:从北大走出的红色特工

扫描节目二维码可以进入《江苏红色特工档案》喜马拉雅主页收听,4月11日节目更新到第十二集《陈忠经:从北大走出的红色特工》,由国家一级演员于东江老师播讲,下面我们为大家全文刊出文稿——

陈忠经:从北大走出的红色特工

他从一名北大学子成长为我党隐蔽战线的杰出战士,从战云密布的长沙到秦腔雄起的风翔,他与胡宗南“见面欢叙,歃血为盟”,他是国民党三青团首任西安市分团书记、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在周恩来的精心安排下,他由闲棋冷子变为重要的情报员,既善于保护自己,又能够果敢出击,为党中央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情报;他羁旅纽约两年,却又心系祖国,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他就是被周恩来称赞为我党情报战线上“后三杰”之一的陈忠经。

陈忠经,江苏仪征人。1934年夏,陈忠经考进北京大学,入经济系读书,并连任学生会主席。1937年夏,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陈忠经于8月离开北平,经天津南下,辗转来到湖南长沙,进入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又任联合大学学生会主席。同年12月,日寇飞机轰炸长沙,临时大学的校舍被夷为平地。正在此时,国民党胡宗南的第一军刚刚从淞沪会战撤下,损失极为惨重,急需补充兵员。胡宗南派人到长沙,要招收一批大学生去协助部队从事战地服务。党组织指示在长沙的大学生中的秘密党员伺机到胡宗南部队去,陈忠经的好友、中共党员许焕国便奉命行事。陈忠经认为许焕国是他与党的联系人,故决定与许焕国同行,随后被编入“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并随胡宗南的部队到了陕西。

为了能够更直接地获得党中央领导的指示,陈忠经于1939年秋借赴重庆探亲之名,秘密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见到了董必武。他向董老谈了自己在西安工作的情况,并向党请示下一步工作打算。董老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八个字指明了陈忠经和他的战友日后工作的方向——打入胡宗南部的核心,开展党的秘密情报工作。

胡宗南非常注重招揽人才,以便培养出一个由干练的、有才能的青年人组成的亲信班底为他的政治目的服务。正是这样的计划,为党的地下力量打入其阵营开了方便之门。被周恩来誉为我党情报战线“后三杰”的陈忠经、熊向晖、申健三人成功打入胡宗南势力内部。陈忠经担任三民主义青年团陕西省支团书记,胡宗南又委任他为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申健成了三青团西京分团书记,胡宗南委派申健以此身份参加陕西省国民党特务组织的联合机构——“特联组”的工作,因而他得以获得胡宗南大量反共特务活动的情报;熊向晖则当上了胡宗南的机要秘书和侍从副官,成了胡宗南的“身边人”。从1938年到1947年的9年当中,陈忠经、熊向晖、申健三人各自在不同位置上获得了大量关于蒋介石的反共部署以及国民党政府政治、经济、内政各方面的重要情报,及时以秘密方式报送给党中央。

陈忠经发现胡宗南地位不断上升后,个人野心也随之膨胀,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陈忠经就迎合他这种欲望,助长他这种野心。胡宗南重视三青团,陈忠经就给他办三青团。胡宗南要培植一批亲信,陈忠经就给他拉帮结派,宣誓效忠于胡宗南,胡宗南对此非常高兴。胡宗南平常爱摆架子,谁要见他必须经部下通报批准,但惟独陈忠经是个例外,无论何时见他都无需通报,可随时“登堂入室”。这种情况实属罕见,也充分说明了陈忠经情报工作开展之巧妙。

国民党特务机关对陕甘宁边区的破坏活动大多是从西安出笼的,陈忠经利用参加西安党政军警宪特特种联合汇报的机会,了解中统给西安特务机关的指令,及时报告中央预作防范。1944年,中共西安情报系统负责人王石坚被特务盯梢,为保护王石坚,陈忠经对盯梢的特务们说:王石坚是他的人,使王石坚巧妙脱险。此后,经组织批准,王石坚就以国民党特工人员的身份为掩护开展秘密情报工作。

在陈忠经、熊向晖、申健三人于胡宗南阵营中“步步高升”、日益得到胡宗南的赏识和重用之际,总有一些心怀嫉妒的国民党人员想方设法要抓这三个人的把柄。尤其是陈忠经,担任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并组织进步学运的往事广为人知,更为一些人所怀疑,总想抓住机会把他除掉。有一次,陈忠经离开西安到外县视察,在一个车站停车时,下车走动一下,只见站台上两个校级军官带领几十个荷枪实弹的士兵一字排开,一个军官说奉他们驻军团长之命,请陈忠经到团部有事相商。陈忠经早就听说过某位军人是蒋介石特务头子戴笠手下的人,一直在传播他和熊向晖、申健的坏话,说他们是“混进来的奸匪”云云。但迫于胡宗南对此三人的重用,不敢有什么动作。这次这个人很可能想趁陈忠经单独外出之机,把他抓起来,甚至来个“先斩后奏”,然后制造出陈忠经到外县搞策反等等的莫须有“证据”报给胡宗南。

在这紧急关头,陈忠经当机立断,向前迈了两步,抬手重重地扇了那个军官两个耳光,骂道:“你想造反吗?”顺手从随行副官手里拿过皮包,掏出一张公文说:“我是省党部执行委员,奉胡长官命令到各地视察党务。要肃清共产党在我们部队里的影响。你是干什么的?你是想阻碍我执行公务吗?你要造胡长官的反吗?你是不是共产党?”他的副官也已经把手放在了腰间的手枪上。这时,原站在旁边没有说话的另一个军官给陈忠经敬了一个礼,把那军官推到后面说:“长官别误会,我们也是奉团长之命来请陈委员到团部里休息一下。要是您忙着公事,我们不敢多耽误您的时间,请上车,请上车。”陈忠经向那第一个军官骂道:“混蛋,混蛋!”转头向他的副官说,“我们走!回去向胡长官报告,要他们团长的好看!”上了火车,火车随即开行,这才长吁一口气。

情报工作,如履薄冰,凶险万分。但陈忠经自小有一个对秘密工作很不利、甚至很危险的毛病:爱说梦话!有一次,他奉命出差,一个国民党省党部的人同行。当时条件不好,两个人出差常常同住一间旅馆房间。陈忠经知道他的这个毛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会有暴露的危险。因此,出差的那几天中,第一夜他以要赶写一篇报告为名,一夜未眠。第二夜和第三夜,不能还是以写报告为托词再不睡了,他只好躺在床上,假装睡着,以极大的毅力强迫自己不能真的入睡,时不时还要装出一点鼾声。可以想象,几天未眠,身体上、精神上是极度疲惫的。就这样,他三夜未合眼,白天还要正常工作,甚至还在宴席上喝些酒,不能露出丝毫破绽。

在西安的岁月里,陈忠经是非常出风头的人物,早年在北大领导学生运动的经历和三青团这样一个青年组织负责人的社会身份,让他在西安城这个不大的交际圈里成为非常活跃的人物,甚至连当时旅居西安的豫剧演员常香玉与陈宪章结婚时,他也能以证婚人的身份出场。而他所交往的三教九流的人物,为他的地下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掩护,也为他的情报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他又开办了研究书店,办了一份《研究月刊》,1944年后,还接办了在西安影响较大的《新秦日报》。

抗战胜利后,胡宗南为了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势力,为以后做蒋介石的接班人建立班子,派陈忠经、熊向晖、申健三人先后赴美国学习深造。他们将此事向中央汇报,周恩来说:“胡宗南保荐你们去美国留学,中央同意,我们对美国了解不多,同美国打交道缺少经验。现在我们没有条件派自己的同志去美国留学,胡宗南代我们‘培养’,得益的是我们。”三人在美留学期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新中国的诞生指日可待。但意想不到的是,1947年9月,中共情报机构在北平的地下电台遭到国民党特务破坏,许多党员被捕,并涉及到党在西安的情报系统,陈忠经等三人的联系人也被逮捕。党中央担心陈忠经等人的安全,联系莫斯科通过苏联驻美国大使馆秘密给予帮助。经过苏联政府的大力协助,陈忠经终于在1949年6月乘船离开美国,经党组织安排于党的28岁生日,也就是1949年7月1日这天安全到达北京,回到祖国人民的怀抱。熊向晖、申健两人也先后安全地回到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陈忠经长期在外交战线上从事对外文化工作,为党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14年,陈忠经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江苏红色特工档案》目前正在喜马拉雅热播,紫牛新闻也将为您同时逐集刊出足本文稿,感兴趣的朋友别忘了提前先收藏哦!

本期文稿整理:冯秋红

总策划:冯秋红 吴芳芳

制作:丁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