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扶贫攻坚到底有多难?听听扶贫工作队员的心里话

在山西,扶贫攻坚到底有多难?听听扶贫工作队员的心里话

2019年,是我国扶贫攻坚战最为关键的一年,扶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各单位派驻贫困村的扶贫工作队员在扶贫一线鏖战正酣。

在山西,扶贫攻坚到底有多难?听听扶贫工作队员的心里话

不久前,小编和几位扶贫一线的工作人员就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探讨,了解他们的真实的工作状况,发现他们的困惑。

在山西,扶贫攻坚到底有多难?听听扶贫工作队员的心里话

1、贫困农村的现状

贫困村大多处在穷山恶水,生存条件差,无矿产资源,“地上没有拉的,地下没有挖的,财政没有花的,农民的饭碗是靠老天的,本地姑娘是要远嫁的,光棍汉是一年比一年多的,外出上学的孩子是宁可在外讨饭,也不回乡创业的。”这就是贫困地区农村真实的状况。

在山西,扶贫攻坚到底有多难?听听扶贫工作队员的心里话

贫困村农民的期盼:

一盼有个好的村两委班子,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二盼有好的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每天电视上看到山东蔬菜产业发达,陕西畜牧业、林果业效益好,同样是农民,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三盼一夜间本地能勘探出矿产资源,或者修公路铁路占用自己的土地,子孙后代也就衣食无忧了;

四盼各级政府派来的扶贫工作队能真扶贫,扶真贫,不流于形式。

在山西,扶贫攻坚到底有多难?听听扶贫工作队员的心里话

扶贫工作人员的真实想法(几个真实的案例)

小李: 我原来在单位工作就不是重要岗位,也不是领导重用的对象,这不有扶贫任务了,领导就把自己派来了。工作怎么干?应付呗!

小张:自己原来在单位提拔调整机会少,派驻到农村扶贫时,领导在动员会上有承诺,回来提拔重用,自己觉得是个机会,就来了。

老王: 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业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有一腔热血、有志于脱贫攻坚工作。

小赵: 我从小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着哪里有艰苦就到哪里的冲动,当初报名扶贫时,根本没有犹豫,直接报名参加。

在山西,扶贫攻坚到底有多难?听听扶贫工作队员的心里话

扶贫人员遇到的困境

小李: 扶贫工作可不是理想化的,实际工作和心里预期落差很大。扶贫工作和自己想象的不是一回事,困难多,任务重,没抓手,看到别人干的有声有色,自己一片茫然。怎么办?边学边干呗!

小赵: 扶贫两年了,长期驻村,顾不上家,孩子上学,亲朋好友人情礼往,都给耽误了,家庭还差点出了问题。哎!提起扶贫工作,一把心酸泪!

小张: 我觉得组织对自己关心不够,孩子小升初摇号失败,到处求人无果,这个时候最希望单位领导能出面帮帮自己。结果……无奈啊!

老王: 领导承诺的提拔、调整、重用都成了空话。自己扶贫期间,遇到全市干部调整,单位领导调整到了其他单位,单位来了个新局长,自己只见过一面。提拔?估计没戏了!

在山西,扶贫攻坚到底有多难?听听扶贫工作队员的心里话

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了解,贫困地区老百姓存在懒惰、依赖、守旧思想。比如,山西一贫困县,盛产红枣,老百姓习惯靠天吃饭,对枣树投入很少,尤其是在品种改良、深加工方面,更是不敢尝试,人懒心懒,就靠国家救济生活。

贫困地区人才缺乏,本地的孩子学校毕业后返乡的很少,年轻人留在本地创业的很少,外出打工再难,也比家里好。本地姑娘嫁到本地的少,本地姑娘在选择婆家时,首先会选择外嫁。

贫困村劳动力缺乏,在山西永和一农村,800多人的村子,长期居住的不到200人,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或创业,留下的也只是老弱病残和没有外出能力的人群。

这些人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

贫困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

在山西,扶贫攻坚到底有多难?听听扶贫工作队员的心里话

脱贫攻坚的山西样板

做好项目精准。集中项目资金,投入到适宜产业发展。比如,山西隰县,适合种植梨树,当地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发展梨产业,尤其是隰县“玉露香”梨,因其口感好,糖分足,肉质细嫩,清脆爽口,已经成功的打入国际市场。

在当地,一公斤“玉露香”梨通过电商要卖到10元钱以上。一个梨,让隰县农民脱了贫,致了富。

同样,在山西吉县,依靠苹果产业,贫困县摘帽,果农盖新房,买小车,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