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俠》之大者

記得最早接觸武俠小說大概是在小學四五年級,金庸的三聯版《連城訣》。書早已殘破不堪,不見了書皮和前面二三十頁,猜不到故事的開場,卻看得到結局。依稀仍記得當時幼小的心靈是如此沉浸於狄雲身世的大喜大悲中,以致看完後的那種惆悵歡喜之意久久不能平息。

此段算是啟蒙,以後便愈發著迷於武俠小說。整個中學,是伴隨著金庸的“笑書神俠倚碧鴛,飛雪連天射白鹿”度過的,當然還有那些擺得上臺面的中外名著,如《三國演義》、《儒林外史》、《老殘遊記》、《呼嘯山莊》、《巴黎聖母院》……

大學裡開始接觸到一些古龍的小說,始知臺灣還有這麼一位才華橫溢、“美酒和美人造就”的鬼才大家。

古龍原名熊耀華,祖籍江西。性情灑脫,乃遊戲人生;過度酒色,終英年早逝;急於發稿獲酬酗酒狎女,以致他的有些作品故事情節往往前後不太連貫,便是如此,絕大部分仍不失為上乘之作(這裡不談代筆的“狗尾續貂”)。他的作品所表現的語言文字功底、對人性的刻畫、對立世做人的教育意義等都可列為翹楚。

古龍—《俠》之大者

竊以為,作家的作品總是可以反映其品性和三觀的。古龍筆下的人物,妙語連珠,真情流露,灑脫不羈,便如作者般隨性而至。而金庸筆下那些近乎完美的所謂英雄人物,只是一廂情願地生活在神話的國度。作者堆砌起一堆華麗的詞藻,又勉力拉來歷史背景做鋪墊。雖閱時讓人心曠神怡,迴腸蕩氣,然讀罷則不知所云,拋之腦後,皆因被離現實生活太過遙遠。我只在看《神鵰俠侶》時心裡真的升起些許黯然神傷之感,其他的作品至今都沒什麼太深刻的印象了。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世不見楚留香。”如今重溫古大俠的作品,竟可隱隱體會那種浪子心境……

男人,生平不讀古龍書,便稱英雄也枉然。

古龍—《俠》之大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