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仓上镇:优质服务提振发展信心

近日,白河县仓上镇灯塔村一组绿康农业公司的产业园里,长150米、宽45米的猪场地坪已见雏形。几十个工人正在忙着打地基,挖掘机忙着平整土地。

“如果天气好,猪场两个月内能建成。按照自动化一体设计的,不但环保,还能节省人力,预计投资470万元,年出栏生猪可达到5000头。”猪场负责人秦立新说,“下边的老猪圈现存栏还有1000多头猪,能繁母猪130多头,新猪场搞得快的话,年底第一批能赶上出栏。”

秦立新5年前返乡,从山东寿光引进“日光大棚”技术,流转土地200多亩种植大棚蔬菜。2017年在园区建圈舍1500平方米,发展养猪产业,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虽然有非洲猪瘟风险,但只要做好防疫,养猪的收益还是很不错的。去年我就赚了200多万元。”秦立新说。

仓上镇原来的烤烟和蚕桑“一黄一白”产业,随着市场的萎缩日渐萧条。农户们平常都有饲养生猪的习惯,而且传统喂养的生猪以天然野草添加玉米为饲料,按照“托架育肥”的传统饲养方式,猪肉肉质天然,绿色纯正,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考虑到这一镇村实际,今年该镇就将生态硒猪作为全镇的富民产业,提出了2020年“五个三”发展目标。即:新建3万平方米养殖圈舍,发展3万亩青贮饲料基地,生态猪达到3万头,衍生养牛3000头,将3000个家庭劳力嵌入在生态硒猪养殖这个产业链上。进一步强化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猪—沼—园”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以生态硒猪为主导产业的“生猪养殖、加工、仓储、营销”链条初步形成,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程度,努力实现生态硒猪产业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

天宝现代农业园区是仓上镇生态硒猪养殖龙头企业,年出栏生猪5000余头,属于中核集团援建生态硒猪项目。2019年,园区按照“支部+X+贫困户”模式,支持贫困户新建养猪圈舍,为30户生猪养殖户进行免费技术培训。并以保底价格,与50户贫困户签订玉米订单收购合同,园区还建起了饲料加工生产线,把收购的玉米加工成猪饲料,凡是贫困户在园区购置仔猪的,每头补助300元。当年带动20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园区仅生猪养殖一项就盈利300多万元,实现了“企农双赢”。

石关村姜学聪肢体残疾,家庭十分困难。2019年他通过技术培训和小额贴息贷款支持,养了40多头猪,当年出栏15头,不但还清了贷款,还脱了贫。今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政府政策多多支持,扩大规模,多挣钱。”

“优质的服务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在推进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镇村干部作为产业发展主体的‘小保姆’、‘店小二’或‘小管家’,哪里有问题需要解决,我们的干部出现在哪里。”镇长文永超说。

陈定海夫妇常年在河北板厂务工,疫情期间多次打电话咨询村干部畜牧养殖相关政策,想回乡创业。村干部主动为他引荐能人大户,帮助其了解生猪养殖市场前景,并提供建厂技术服务。

在猪场建设工地,镇干部秦宏新现场指挥挖机施工,将场地铲平挖通。“水电问题,村上正在帮忙解决。我不懂啥,你们帮我就有了养猪的信心。”陈定海坚定地说。

无独有偶,李富国千头生猪养殖场也已开工建设。为了种养产业的循环利用,村上召开群众会,帮助他在猪场附近流转300亩土地。在流转土地、项目立项报批、和协调水电中处处都有干部忙碌服务的身影。槐坪秦氏农业因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导致资金紧张,镇村两级主动衔接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苏陕协作资金予以支持。

“我们要用活中省市县出台的各项政策,激励能人返乡创业,以优先解决企业困难的务实作风来推进项目实施,用优质的服务来提升群众发展信心。”在建设生态硒猪强镇动员会上,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一再强调这一点。(通讯员 李玖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