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地讲堂读懂中国乡村》清明节:解读中央一号文件—补上短板

主持人李七月:各位老乡大家好,欢迎来到《大地讲堂》,这一次《大地讲堂》我们就设置在这橘园当中,那么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的嘉宾,就是站在我身边的这一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副部长金三林,欢迎金部长。那么今天就有请金部长给我们系统的解读2020年中央1号文件,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要求,有请金部长。

《跟大地讲堂读懂中国乡村》清明节:解读中央一号文件—补上短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副部长金三林:大家好,我是金三林,大家可能经常在电视上听到或者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词,我想再问一下大家,你怎么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位有什么理解?(村民:我觉得应该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从心里面感受到幸福的生活),您对中央的文件我觉得学习得非常的透彻,你答得非常好。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还是很顺利。但是在农村还存在一些短板,什么叫短板?就像讲的木桶一样,你讲的咱们农村里原来都用木桶,挑水、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你最短的板子决定的,别的板子再长,有的很短,你也装不了多少水,所以说要把这些短板再补上。

《跟大地讲堂读懂中国乡村》清明节:解读中央一号文件—补上短板

那么这些短板它到底在哪些方面?你怎么样把短板给找出来?一方面就是国家设定的这些目标来进行,一项一项的对,看看到底还有哪些目标还没有完成,离2020年确定的要完成的目标,还差多少?你比方说在全国来讲,你还有多少个贫困户没有脱贫,你还有多少个村,有没有实现通硬化路、通班车。再比如说全国还有多少个村,没有像咱们村这样的建立这种标准化的卫生室等等,这是一个方面。那么第二个方面对咱们基层的领导干部、基层群众做调研。打个比方,比如说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个中国民生调查这么一个项目,我们每年在全国31个省份,我们叫随机抽51,000个老百姓就给他打电话,就问你你对政府的教育、医疗住房这些方面你是不是满意?你还有哪些领域不满意?另外我们还在全国选8个省份,挑1万户家庭,我们要入户做入户调查,我们的调查发现咱们农村的老百姓目前对医疗、养老、交通出行,还有子女教育等这些问题非常的关心,进一步改善的期盼也非常的强烈,那么我们文件起草组就是综合这个方面的信息梳理出来了,咱们就是一号文件体现出来的农村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个方面的短板。

《跟大地讲堂读懂中国乡村》清明节:解读中央一号文件—补上短板

首先比方说我们来看交通,我看一下咱们农村的水泥路都修到一家一户了是吧?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咱们这边老百姓的出行也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在全国农村来看,还有一些地方,他的村内还没有硬化,还是那种土路,交通出行很不方便,还有一些农村没有通班车,所以老百姓想出一趟远门,还是不方便。再来我们看这个水,城市家庭里面,现在基本上都用上了自来水、抽水马桶。从全国农村来看,绝大多数农村估计也都用上了自来水。但是你看有些地方供水的质量不高,还有些地方不是很稳定,一到旱季的时候,雨水不足,容易断水,而且咱们农村的绝大数地方,都没有建设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很多地方农村家庭里面洗澡水、洗脸水、洗菜水直接在外面倒掉,时间长了它会影响咱们的环境问题,这是讲的水。再来看我们看大家非常关心的教育和医疗,咱们农村的学校的教育质量,总体上是比城市要差一些的,在有些地方差的还比较多,很多农村的孩子就真的到城里面去上学。现在很多地方一个孩子到城里上学,一个老人跟着去了,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支出。再比如说医疗,我们现在村卫生室,还有我们乡镇医院,一般简单的设施是有,但是有一些稍微复杂一点,检查设备就没有,所以老百姓看个小病还行,在咱们乡村里还是稍微大一点点的,都愿意到城里面去看,这个也是导致我们农村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最后我们来看养老,我们国家老年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农村地区,国家也很重视养老。现在在很多的城市,开展为老年人的服务,比方说社区里面的一些设施,为老年人提供送餐,提供这种看护,还有老人的这种近期的巡防,像这样的一些服务,在我们绝大多数农村现在开展的还很少,前面讲的这些具体的问题说明,就是说目前城乡之间的差距是影响咱们农村老百姓生活的主要的痛点!

《跟大地讲堂读懂中国乡村》清明节:解读中央一号文件—补上短板

农村的群众家里面或多或少的碰见过其中的一件或者几个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这些短板不补上,就会影响到咱们老百姓生活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为了补偿这些短板出台的这些政策,可以说都是真金白银的。过去已经实施的一些老的政策,比方说农村现在在搞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是吧?文件强调了要加快实施,尽快的见效,要确保2020年这一目标任务能够完成。同时文件又针对咱们农村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你比方说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农村的教师、医生的队伍建设。再比如说要支持地方开展村内的道路建设,缓解老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泥巴路的问题。那么我们要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生效,咱们老百姓关心的这些问题,在进一步的改善,生活的质量会进一步的提高,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够感受到、享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生活。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