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一片乡愁 奏响田园牧歌——宁乡“新农人”喻超变身记

心怀一片乡愁 奏响田园牧歌——宁乡“新农人”喻超变身记

心怀一片乡愁 奏响田园牧歌——宁乡“新农人”喻超变身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曼斯 通讯员 李向 周娉

心怀一片乡愁 奏响田园牧歌——宁乡“新农人”喻超变身记

(游客正在农场虾塘里开心垂钓。)

水中鱼虾肥,稻花香里说丰年;耕牛暮日归,农舍阵阵炊烟起……经过4年多的辛勤耕作,喻超在家乡流转的1000多亩土地上重塑了一幅田园牧歌图景。如今,在他的农场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也是他全力追逐的“田园牧歌”梦。

长沙理工大学毕业的喻超,“80后”,宁乡市回龙铺镇金旺村人。2014年,他从一名省级媒体“新闻人”变身“新农人”,和家人一起合奏出一曲幸福的“田园牧歌”。

2012年,喻超的母亲王美春放弃广州的服装生意,回乡开荒垦地、种田种菜,在自家的院落办起了田园牧歌农庄。因为经营有方,2013年,以餐饮为核心的田园牧歌农庄经营收入近100万元。

2014年,在母亲的劝说下,原本从事新闻行业的喻超辞职回家当起了“新农人”。

“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好。我是农村长大的,对农业很感兴趣。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当地的老百姓做好‘土地文章’,共同致富。”喻超和母亲一样,心底里的“田园牧歌”梦承载着他美丽的乡愁。

为了实现梦想,喻超把母亲创办的田园牧歌农庄更名为田园牧歌农场。2015年,他瞄准了稻渔综合养殖特色产业,在省水产研究所教授丁德明的帮助下,投资近10万元从浙江青田县引进了300公斤“瓯江彩鲤”种鱼,建起了200亩“稻+鱼”种养基地,又自己培育龙虾苗,“稻+虾”种养基地达600亩。此外,还有80亩时令蔬菜、60亩四季果树、100亩养鸡场、300亩鱼塘、休闲区域……

经过4年的发展,田园牧歌农场走上了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发展道路,成为集生态农业、绿色产品生产销售、乡村旅游、特色餐饮四大业态为主的现代综合性农场。

几叶紫苏、两个青椒、丝丝生姜、几尾瓯江彩鲤,一瓢清水,温火慢炖,汤滚之时,鱼香袅袅,起锅入盅,只见色艳丽、汤浓白,捉箸一尝,味鲜甜,鱼肉入口即化,回味悠长,这是久违的故乡味道。

一方好水才能出好鱼虾。田园牧歌稻鱼、稻虾绿色生产从引用好水开始,喻超从黄材水库下游引水灌溉稻田,首先确保小龙虾生活的水域水质优良。稻渔养殖基础在于“稻”,水稻是稻渔养殖的天然“温床”。喻超在近1000亩稻田中种植了玉针香等优质水稻,稻株为鱼虾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而鱼虾排出的粪便则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有机养料。在这一模式下,优质水稻在没有喷农药、没有施化肥的情况下可以提升产量,鱼和虾的存活率也明显提高,这就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环保又高效。

在农场,绿色生产带来了绿色消费,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尝鲜之余还可以到稻田中钓虾捉鱼、到蔬菜基地采摘新鲜蔬菜和水果……游客们一边散步赏景,一边尝果品鲜,体验农事之乐,感知农场之美,回味久违的故乡的味道。

“农场的鱼虾苗都是自主繁殖,每年能出产150万尾龙虾苗、70万尾鱼苗。除了自给自足,还有不少用于出售。”喻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稻田在正常情况下,可出产优质稻米300公斤左右、“禾鱼”50公斤以上,效益可达2万元。2019年,整个农场实现综合经营收入达1500万元。

“农场现在一共有25名固定员工,还成立了扶贫车间,在这里做事的贫困劳动力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我们已经注册了‘田礼’和‘龙虾姐’商标,农场做到全过程绿色,以绿色生产促绿色消费、绿色享受。”在喻超的心里,“田园牧歌”已是他生命中一个美妙的音符,他将扎根在家乡的土地上,和这里的人们一起奏响幸福的弦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