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創新谷:種好梧桐樹 引來北京“金鳳凰”

齊魯創新谷:種好梧桐樹 引來北京“金鳳凰”

  緊緊毗鄰地鐵一號線的齊魯創新谷,在區位優勢方面脫穎而出

齊魯創新谷:種好梧桐樹 引來北京“金鳳凰”

  創新谷發展全景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趙曉丹

  日前,一場形式新穎的“不見面”簽約儀式在濟南高新區舉行,投資總額約60億元的6個重點項目通過視頻集中籤約落地。其中,北京理工大學前沿技術創新研究院落戶齊魯創新谷。一隻來自北京的“金鳳凰”為何會落戶齊魯創新谷?這不僅僅源自於齊魯創新谷的地緣優勢,更因為齊魯創新谷的優惠政策、人才扶持,讓企業紛紛“安營紮寨”。

  緣何落戶創新谷,“千里京滬一日還”優勢明顯

  來自北京的陳雪梅乘坐京滬高鐵,從濟南西站下車,轉乘輕軌1號線,便直達創新谷園區,總用時不足2小時。這個速度令多次往返京濟的陳雪梅十分心動,這也是她擔任執行院長的北京理工大學前沿技術創新研究院選擇在此落戶的重要原因。

  2019年初,濟南市主要領導多次赴北京理工大學拜訪,雙方計劃在“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醫工融合”等領域開展重點合作。經過多次溝通,當年10月,濟南市人民政府和北京理工大學合作共建北京理工大學前沿技術創新研究院正式簽約、揭牌。

  “院士的時間就是最寶貴的成本。”採訪過程中,陳雪梅多次提及這句話。該研究院按照“專家領銜、團隊落地、屬地發展”的模式,派出以中國工程院孫逢春、張軍和毛二可等院士牽頭,以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為學科帶頭人,逐步將研究院打造成集科技創新、人才引聚、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為一體的、國內一流的綜合性科技創新和成果產業化發展平臺。

  與濟南西站不足半小時車程,緊緊毗鄰地鐵一號線的齊魯創新谷,在區位優勢方面脫穎而出。千里京滬可達一日還,便捷的交通形成了創新谷與京津、滬寧兩地的“半日經濟圈”和“一日經濟圈”,同時也為創新谷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賦予了重要使命。

  優惠政策+項目帶動,高端人才“虹吸效應”形成

  圍繞“一區兩城兩谷”的發展定位,濟南高新區設立了9個專業園區,這些園區各有各的專業招商團隊、產業定位和區域發展範圍。為爭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推進高質量發展,高新區的各大園區已經卯足了勁。

  北理工前沿技術創新研究院的項目自然也是各個園區招商引資的“香餑餑”。項目考察之初,高新區創新谷發展中心便主動靠前服務,積極落實項目載體需求。經過多方考察,最終確定了創新谷三號孵化器約3萬平方米的辦公空間為落戶場地。

  這不僅僅是個巧合,更與創新谷與其他園區的差異化定位有關。據高新區創新谷發展中心投資促進部主管張連松介紹,如今高新區中心片區辦公場所日趨飽和,創新谷發展載體分為孵化器、加速器和專業園區三大類,為不同類型的企業、研發機構預留了集群發展空間。

  此外,創新穀人才培養區內有11所大學,省部級實驗室28個,博士後流動站46個,博士點46個,在校師生近20萬人,被譽為濟南市科教和人才資源最密集的地區。這也成為齊魯創新谷引來“金鳳凰”的另一重要砝碼。

  “研究院正在大規模招聘,對人才需求非常大,大學城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陳雪梅說,將砝碼放到創新谷發展的天平上,另一邊則是科研項目與人才的回報。

  據張連松介紹,北理工研究院計劃將重點佈局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服務關鍵技術、空天地一體的綜合智聯交通系統等五大前沿技術創新平臺,並計劃引進院士5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人,吸引100名以上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行業緊缺人才落戶。

  為推進項目落地,濟南設立專項資金池和人才補貼政策,在這一系列優惠政策與項目帶動的合力之下,創新谷將逐漸對高端人才形成虹吸效應,以科技創新平臺為載體,更多高科技項目也將不斷在此孵化、轉化。

  排憂解難,有事就找高新區創新谷發展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整個項目的建設。對於北理工前沿技術創新研究院而言,建設計劃表早已簽訂好,如果不能按時完成任務便是違約,導致優惠政策無法享受等連鎖反應。

  記者走進創新谷3號孵化器,幾名工作人員正在討論裝修方案。陳雪梅告訴記者,3月3日研究院已正式復工,復工時面臨了兩個最為棘手的問題:3號孵化器正在裝修,臨時辦公場所如何解決?新招聘的員工是否可以按照計劃解決住房問題?

  經過多次接觸,“有事找高新區創新谷發展中心”已成為園區企業的共識。張連松每天都會收到外地返濟的名單,再由園區派出“點對點”公交,到火車站、機場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受疫情影響,研究院的招聘已經從線下轉為線上。新入職員工正處於試用期,無法提供社保繳費記錄,便無法辦理公租房。為此,高新區創新谷發展中心按照特殊時期業務預案,開闢多條綠色通道,協調相關單位幫助研究院公租房問題,為人才入駐解決後顧之憂。

  同時,創新谷發展中心向高新區管委會申請,在1號孵化器為其設立臨時辦公室,桌椅板凳等均由創新谷辦公室“勻出來”。

  隨後,記者來到北理工前沿技術創新研究院臨時辦公場所,工作人員都在忙個不停,線上招聘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人才安置的公租房已解決,裝修方案已接近尾聲,各項工作進度都在按照計劃推進中。“在今年的6月份,北理工前沿技術創新研究院將與大家如期見面。”陳雪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