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玩的是什麼?

現在國家的經濟實力強盛了,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也日益豐富,文化精神生活也要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而更上一層樓。人們不但玩山水、玩汽車、玩電腦、玩飲食、玩健身……玩古玩的人更是猛增,教授、幹部、軍人、商人、農民工甚至農民都玩起了古玩,玩這行當涉及到五行八作,幾乎是各行各業的人都有。然而,玩古玩究竟玩什麼,這是一個聽來簡單、說來複雜、討論玄妙的話題。筆者以為,只有把三個方面的概念內容理解認識清楚,才能算大致講明白這個話題。

古玩收藏玩的是什麼?

首先是“玩”:

什麼叫“玩”?怎樣理解“玩”?“玩”字簡單,內含豐富,可以解釋為“把玩”、“戲弄”、“耍弄”;也可以理解為“欣賞”、“觀賞”、“賞而至樂”等。因此又引申出“玩物”、“玩耍”、“玩賞”、“玩味”等詞語及其他在使用過程中不斷被豐富補充的意義。現在也有學習、實踐的意味。


古玩收藏玩的是什麼?


其次是“古玩”:

這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限定就是“古”。是古物,不是近代也不是現代的。假如300年以上的東西可稱古物的話,那麼約略計算,至少也要是乾隆六十年以前的器物方可為古物,方可列入古玩的系列。當然光“古”還不算完整,還有一個必要的前提,那就是“玩”,即可把玩、耍玩的東西。並不是所有古代的東西都能稱為古玩的,古廟、古塔、古陵墓、古石窟是古物,但不可稱之為古玩。所以有時古玩單指文玩、雅玩,是可在手掌中把玩賞玩的文雅、秀雅的古器物。、

古玩收藏玩的是什麼?


再次,就是“玩什麼”:

古玩的範圍種類極其廣闊,人們常常用博大精深來形容概括。字畫、陶瓷、玉器、銅器、錢幣、典籍版本、金銀佩飾、竹木雜件等都屬於古玩的範疇。從範圍種類方面講,你玩什麼?這好辦,喜歡什麼就玩什麼,喜歡字畫就收藏字畫,喜歡陶瓷就收藏陶瓷,喜歡錢幣或者竹木雜件,就收藏錢幣或者竹木雜件。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古器物到底有什麼好玩,值得你廢寢忘食、樂而忘憂,甚至是散盡萬貫家財也要玩,古玩中吸引人的到底是什麼?筆者幾番思考,覺得古玩至少有四個方面的玩頭,或者有四個方面的感受令人沉醉。

古玩收藏玩的是什麼?


1.玩的是有錢並且能賺錢的得意感

古玩稀有,且不可再生,時下玩之者益眾,分配與再分配的過程中,出價高者得之,因此有錢才能買到古玩,錢越多,買得古玩越多,越名貴。可顯示富家的得意;投資古玩不僅能保值,還能增值。2萬元買的轉手讓出可變3萬元,這是一種文雅的賺錢手法,行業內還美言之為“勻出”或者稱為“讓給”,錢賺得越多越得意。因此玩古玩也就是玩錢,玩錢的感覺真好。但是,別忘了有一位著名的收藏家說過:買了還想買的是收藏家,買了就想賣的是投資者。這兩者的區別僅在於此。

古玩收藏玩的是什麼?


2.玩的是可以辨識古物真贗的成就感

就像會武的人總要顯示、比試功力一樣,玩古玩的人也總需要顯示、比試各自對辨認鑑定古物的“內功”也就是“眼力”。眼力的高低,只有在玩古玩的過程中才能比較,進而經受錘鍊。在多如牛毛的仿品堆裡,能於五尺之外一眼看出真偽、優劣,看出何朝何代,並將鑑別依據及來龍去脈指點得頭頭是道、清清楚楚,讓周圍的人都豎起拇指,投來敬佩的目光——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啊!在古玩收藏界,有這樣的眼力和沒這樣的眼力其在行內的“地位”和“待遇”是大大不同的。所以玩古玩也就是玩眼力。

古玩收藏玩的是什麼?

3.玩的是擁有感

幾百年、上千年的古代先賢的珍貴遺物極為罕見。別人沒有,我有!唐人、宋人的茶盞,元人、明人的繪畫,就連皇帝老兒的御用品,我也有一兩件,興趣來時想看就看,想摸就摸,玩的就是這種隨心所欲、自己擁有的感受,玩的就是這種自己的最親近的感受。

古玩收藏玩的是什麼?


4.玩的是蘊含於古物之中的文化藝術內容

歷經無數自然的、社會的災難,而僥倖留傳至今的古代器物上無不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承載著我們先人的豐富信息,如他們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理想信仰、時代追求等,還有他們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然的領悟和把握。玩古玩玩到深處、玩到境界、玩到出神入化者,無不以玩古玩中博大精深的民族的歷史的文化藝術底蘊為最終目的。到這時,也只有這時,玩古玩才算是玩到了點上,玩古玩才成為雅玩,你自己也才會有思想的昇華,才會有對古玩欣賞的美感認識的昇華。


總之,上述四點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有錢不等於有眼力,有眼力不等於就能擁有古玩,就能領悟其文化藝術內涵。“錢”、“眼力”、“擁有”,這三者是前提,而領悟文化藝術內涵又是前三者的昇華,而且是前三者的發展與延伸。正是在後者的意義上,古玩才是成年人的玩具。所以筆者願所有玩古玩的朋友們,不但要“玩物”,更要“玩味”,在每一件你擁有或將要擁有的古玩上,玩出文化藝術的無窮韻味,玩出國家的民族的個人的驕傲和自豪,玩出借古玩“觀照自我實現”的難以言表的美感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