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90年代的香港影壇,掀起過一陣“赴美熱潮”,吳宇森、林嶺東、成龍、周潤發、李連杰、徐克、洪金寶等人,都在此時走入了好萊塢的片場。

在票房洪流的“大浪淘沙”之下,吳宇森、成龍、李連杰成為了這些“赴美港片電影人”中的佼佼者。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隨著事業的穩步發展,吳宇森、成龍、李連杰也先後在好萊塢成立製片公司,走上了獨立製片人的道路。

然而,不同的影壇經歷,讓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製片之路,面臨了不同的境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吳、成、李三人的好萊塢製片之路。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一、吳宇森的北美製片之路,開啟周潤發的好萊塢電影時代


在吳、成、李三人之中,吳宇森是最先在好萊塢走上獨立製片之路的一位。

1992年,吳宇森完成了《辣手神探》之後,便走入北美電影市場,並與好萊塢“環球影業”合作,拍攝了《終極標靶》。

這部《終極標靶》耗資2500萬美金,在北美取得了3200多萬美金的票房,在全球拿下7400多萬美金的總成績。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終極標靶》之後,吳宇森的好萊塢導演之路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沉寂。在這期間,他沒能從好萊塢片商手中,獲得拍攝合同。

為了走出困境,吳宇森在1994年與老朋友張家振一起,在北美成立了製片公司“WCG Entertainment Productions”,選擇走上獨立電影製片人的道路,自主策劃、拍攝電影作品。

吳宇森與張家振也算是老搭檔了。在香港,吳宇森曾與張家振合組“新里程電影”,並拍攝了《辣手神探》、《縱橫四海》等作品。

在好萊塢,張家振、吳宇森的再度聯手,不僅成就了吳宇森的事業高峰,同時也開始了周潤發的好萊塢電影之路。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WCG Entertainment Productions”製片公司成立之後,吳宇森負責電影的創作、拍攝,而張家振則負責與好萊塢片商洽談合作。

在吳宇森、張家振的雙核運營之下,“WCG Entertainment Productions”先後推出了《斷箭》、《變臉》兩部經典作品。

《斷箭》、《變臉》的票房大賣,穩定了“WCG Entertainment Productions”製片公司的財務狀況。之後,吳宇森也以製片人的身份,策劃了美劇版《縱橫四海》,同時還為周潤發籌備了《替身殺手》。

這部《替身殺手》,是周潤發的好萊塢處女作。發哥的好萊塢電影之路,也因為該片,正式拉開序幕。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2000年,吳宇森受到“派拉蒙影業”的招攬,與阿湯哥進行合作,拍攝了電影《碟中諜2》。

《碟中諜2》的票房大賣,讓吳宇森的導演事業走上了新的高峰。《碟中諜2》之後,吳宇森又成立了製片公司“Lion Rock Productions”,並自主策劃、拍攝了《風語者》、《防彈武僧》兩部作品。

《風語者》耗資1.15億美金,全球總票房卻只有7700多萬美金;而《防彈武僧》耗資5200多萬美金,上映後全球總票房才3700多萬美金。

慘淡的票房成績,讓吳宇森的好萊塢電影之路,走到了盡頭。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2008年,吳宇森帶領自己的製片公司“Lion Rock Productions”,策劃、拍攝了《赤壁》兩部曲。

憑藉這兩部作品,吳宇森重返華語影壇,而他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也在此時落下帷幕。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二、另謀出路、“被迫”走上獨立製片之路的成龍


在2000年,成龍也在好萊塢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選擇了成為獨立製片人。相比於吳宇森的主動轉型製片人,成龍走上獨立製片之路,略帶了一些被動與無奈。

早年的成龍,在“嘉禾電影”的資本支持之下,走入了好萊塢的大銀幕。然而,2000年臺灣電子集團Acer,收購嘉禾大量股份。資本的變更,造成了嘉禾的內部架構重組。

Acer有意將“嘉禾”的運營重點轉向臺灣,並削弱了成龍在海外市場的運營力度。

面對老東家的“架構重組”、“決策轉移”。2000年的成龍,在好萊塢成立了製片公司“Jackie Chan Films Limited”,開始獨立發展自己的海外業務,並以製片人的身份,策劃拍攝了《上海正午》。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上海正午》在2000年上映,耗資5500萬美金,在北美拿下5600多萬美金的成績,在全球取得了9900多萬美金的票房。

獨立拍攝了《上海正午》之後,成龍產生了離開“嘉禾”的想法。2001年,成龍與“嘉禾”合作了最後一部電影《特務迷城》。因為股東Acer的原因,《特務迷城》之中也出現了不少臺灣演員的面孔。

《特務迷城》之後,成龍離開了嘉禾,並與楊受成的“英皇電影”達成合作,於2003年成立了“英皇子公司”——“成龍英皇影業”。

在“英皇電影”的支持之下,2003年的成龍,以製片人的身份策劃、拍攝了《飛龍再生》、《上海正午2:上海騎士》兩部作品。2004年,成龍又自主策劃了《環遊地球八十天》。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上海正午2》耗資5000萬美金,在北美取得6000多萬美金的票房,在全球取得8800多萬美金的總成績。

而《飛龍再生》耗資4100萬,全球總票房卻只有3400多萬;《環遊地球八十天》耗資1.1億,全球總票房也不過7200多萬。

《飛龍再生》、《環遊地球八十天》的票房受挫,也讓成龍產生了返回華語影壇的想法。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2004年,在“英皇電影”的支持下,成龍拍攝了《新警察故事》,並憑藉該作返回華語影壇。而他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也在此時結束。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三、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始於呂克·貝松,止於呂克·貝松


2001年,身在好萊塢的李連杰,也走上了獨立製片人的道路,併成立了自己的製片公司“Qian Yian International”。

這一年,李連杰和呂克·貝松合作了電影《龍之吻》。在這部《龍之吻》的拍攝過程中,製片人呂克·貝松把編劇、動作設計的工作,交給了李連杰。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在參與幕後創作的過程中,李連杰也萌生了成立公司、轉型獨立製片人的想法。畢竟,早年的港片歲月裡,李連杰也是憑著轉型製片人,成立“正東電影”,一步步走上事業高峰的。

於是,在完成了《龍之吻》之後,李連杰在呂克·貝松的幫助之下,成立了製片公司“Qian Yian International”,並在2001年策劃、拍攝了電影《變種元素》,英文名《Invincible》。

在這部《變種元素》裡,李連杰沒有出境,只是以製片人的身份,參與了幕後策劃工作。

該片上映後,僅獲得了18萬美金的總票房。李連杰的製片之路,也因為這部作品,陷入了一段時期的沉寂。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2005年的李連杰,想策劃拍攝一部以“反對暴力”為主題的動作電影,於是便以製片人身份,組織自己的製片公司“Qian Yian International”,策劃、拍攝了《狼犬丹尼》,還邀請了呂克·貝松擔任編劇,袁和平擔任動作設計。

這部《狼犬丹尼》花費4500多萬美金的成本,上映後在北美拿下2400多萬美金的票房,在全球拿下了5000多萬美金的成績。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狼犬丹尼》在票房市場上的受挫,讓李連杰放棄了獨立製片的念頭,該片之後,李連杰和他的好萊塢製片公司“Qian Yian International”,再也沒有推出過新的作品。

李連杰的好萊塢獨立製片之路,也在《狼犬丹尼》之後,走向終點。

2001年,李連杰因為與呂克·貝松合作《龍之吻》,選擇在好萊塢走上獨立製片的道路。

2005年,他又因為與呂克·貝松合作《狼犬丹尼》,選擇了結束自己的好萊塢製片之路。可謂是始於呂克·貝松,止於呂克·貝松。

吳宇森、成龍、李連杰的好萊塢製片之路,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境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