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妻子生子求捐助,“不要拿你的無知,讓我們來買單!”

昨天看到一個視頻,拍攝地點是湖南張家界,一位53歲的男子和26歲一級智力殘疾的女子生子。

智障妻子生子求捐助,“不要拿你的無知,讓我們來買單!”


從鏡頭裡看出,男子家境貧困潦倒,妻子智力殘疾,因此男子的日常就是照顧她和剛生下的孩子,沒有收入來源。

現在家中全是好心人捐贈的嬰兒用品和5000元錢,但對於這個家庭也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智障妻子生子求捐助,“不要拿你的無知,讓我們來買單!”


村幹部曾經勸阻過男子,妻子智力殘疾,根本不適合生孩子,就算生下來,還會有智力殘疾的遺傳性可能,加之,家庭條件艱苦,只會苦了孩子。

結果男子根本不聽,覺著自己老來得子不容易,養兒防老。

現在,村裡正在幫他爭取各類補助金,減輕經濟負擔,也希望更多好心人幫助。

結果,底下網友紛紛熱議:“只想著養兒防老,不考慮家庭實際情況,實在太自私了!不要拿你的無知,讓我們買單!幫助你這樣的人,只會慣壞你!”

有多少人還在被養兒防老的觀念洗腦?

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養兒防老,說到底就是希望自己年老時,在生活和經濟上能得到兒女的依靠,是一種傳統的養老觀念。

擁有這樣觀念生下來的孩子,餘生被父母的慾望緊緊綁在一起,會幸福嗎?


智障妻子生子求捐助,“不要拿你的無知,讓我們來買單!”


大S在節目中曾對自己好友范曉萱說:

“如果想要養孩子,可以養別人不要的小孩。如果為了一些荒謬的理由,比如傳宗接代、養兒防老,那就真的不必生小孩。”

小孩本就是父母愛的結晶,理應順其自然,但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慾望而選擇生小孩,那是極其荒謬和不負責任。

“我就靠我孩子以後給我養老”這種養兒防老的觀念,就是把自己生活主動權全部放在孩子身上,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自由,被父母越勒越緊,父母也沒有了自己的生活重心。


智障妻子生子求捐助,“不要拿你的無知,讓我們來買單!”


papi曾在綜藝《我家那閨女》中,說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排序:

1.自己

2.伴侶

3.孩子

4.父母

在她看來,一個人要先學會愛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培養自己的能力,才能夠去愛其他人。

孩子不應該成為很多人一生中的第一位,你自己才應該是第一位。

看到papi醬的人生排序,曾引起一度熱議,有人贊同,有人覺得莫名其妙。

有人甚至攻擊papi醬:你沒生孩子,你當然說的輕鬆!孩子永遠是第一位,難道你老了你不需要靠孩子嗎?

但養兒真的防老嗎?

日本有一檔紀錄片《日本貧民窟實錄》中,有一位71歲的男性,有輕度痴呆,還得了晚期肺癌。


智障妻子生子求捐助,“不要拿你的無知,讓我們來買單!”


他以前住在更好的養老院,但是因為沒有孩子做保證人,現在只能住在很簡約的看護所裡。

他並不是沒有孩子,倒是有兩位孩子,可能因為都不想承擔父親的養老責任,都把他的聯繫方式拉黑,聯繫不上。

現在老人,也只能靠自己的養老金,艱難度日。

老人還很自責,說自己在家中並不是很有威嚴的父親,現在跟孩子聯繫,也只會給他們添麻煩。

記者問他想不想再見見孩子們,他也只是無奈地說:

“當然,如果能見面的話,我還是想見的。但那得看他們想不想啊,所以沒辦法啊。”

說完,老人就沉默了好久。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有孩子,以後老了就不用擔心沒人給自己養老。

但到最後我們才會發現,只有存在銀行卡里的養老金才是真的。

你以為中國沒有這樣的事情嗎?

有位兒子,一直在外地打工,聽到父親病危,立馬就請了7天假趕回家來。

兒子在家待了兩三天,發現父親明顯沒有要去世的跡象,眼見7天事假馬上就要過去,就憤怒地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請了7天假!”

結果老人悲憤之餘,就自殺身亡。

養兒從來不應該作為防老的靠山,應該是作為父母愛的結晶,教會他們做人,教給他們責任,勇氣和愛,這比什麼東西都重要得多。

孩子也應當是順其自然的,是純潔而無慾。

但很多人把孩子看的太重,認為結婚就是為了生孩子,孩子必須要給我養老,沒有孩子,人生就不完整。


智障妻子生子求捐助,“不要拿你的無知,讓我們來買單!”

劉嘉玲和梁朝偉,戀愛20年,結婚快12年。兩人至今沒有孩子,但仍然是娛樂圈有名的恩愛夫妻。

有一次劉嘉玲因為拍戲撞斷手臂,梁朝偉居然不眠不休照顧劉嘉玲三天三夜。

有時出席活動,兩人還妥妥地秀把恩愛,羨煞旁人。

你難道說他們沒孩子就不幸福嗎?

能維持十多年的婚姻,依舊還幸福,顯然不是孩子能給予的。

在綜藝《女兒們的戀愛》中,郭碧婷爸爸對於papi醬結婚5年,還沒有生孩子,表示非常不理解。

但papi醬說:

“我不覺得結婚就是為了生孩子,也沒有說以後就不生了,這個因果關係不該是這樣的,我想的是順其自然。”

生不生孩子從來都不是必須完成的人生信條,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

有些人覺得養孩子花錢,那就不生;有些人心疼自己的妻子,也可以選擇不生。

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把孩子作為我們人生中的必需品,作為養老的底牌,我們要為我們自己負責。

過好自己的人生,往養老金賬戶存錢,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文 | 橘大卷

圖 | 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