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全球经济》笔记

《疫情下的全球经济》笔记

以下是全球智库对经济前景的解读。

一、总体经济态势

这次冲击比2003年非典大得多。

1.中美加上欧盟的经济活动停滞,会使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以前的判断都太乐观了。

2.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

3.消费行业受到冲击。

4.金融市场受到冲击。


麦肯锡报告的三种前景模式:反弹、放缓、衰退。

放缓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变慢,衰退则要严重得多。

疫情结束得越晚,衰退的可能性越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衰退已成定局。


衰退的三种类型:古典型(周期型)、政策性、金融危机型。

目前虽然不是周期自发走到衰退的阶段,但是是由外力促使经济骤然出现大幅紧缩,也属于古典型衰退。


未来的走势:快速衰退——快速复苏

也就是V型反转的可能性最大,U型(触底时间比较长)次之,L型(趴在底上起不来)不可能。

理由:近百年世界级别的大流行病,经济都是V型走势。

(当然这只是从 疫情角度去判断,没有叠加其他的因素——人口老龄化、贫富分化加剧、民粹主义等因素让世界的博弈格局降维,乱来的可能性加大)


关于中国经济的三个共识

  1. 经济恢复上会领先世界其他地区。
  2. 中国的全球供应链地位不会改变。
  3. 海外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恢复有很大影响。


关注中国中小企业——遭受冲击大,提供就业多。

尽管政府全力支持,中小企业仍面临不少难题:返回人员要隔离;不能满足开工的卫生许可;供应链中断;现金流问题。

中小企业倒闭潮不可避免。

总体上还是可以渡过本次难关。

要对中国经济的韧性有信心。


疫情会使中美关系更加紧张

目前中美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互信机制被川建国给破坏了。

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令西方势力感到不安。

目前中美的这种状态会阻碍全球经济的复苏。

短期看不会因为疫情的冲击变坏,但也不会变好。


全球智库对中国企业的评价都很高。

在危机下企业快速调整业务的能力,管理协调能力都可圈可点。


危机已然发生,抱怨没有卵用。

尽量从中多学习,多提高,逆境也有其利用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