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之前一定要做好這些,特別是預防膝關節損傷

春回大地,滿眼新綠,草木萌芽,山清水秀,天空萬里無雲。特別是今年的春天,伴隨著疫情的恢復,冬天期間大家在家蹲防控,都憋著、圈著,都盼著出去看看金燦燦的油菜花、粉紅紅的桃花。那麼我們去春遊踏青,應該注意什麼呢?如果出現了一些運動損傷,我們該怎麼處理呢?


春遊之前一定要做好這些,特別是預防膝關節損傷

一、常規準備以及處理

春遊踏青,首先我們宜選擇在田野、湖畔、公園、林區、山區等場所,攝取較多的“空氣維生素”負離子,起到健腦驅勞、振奮精神的作用。踏春時,應儘量避免走陡峻的小路,不要獨自攀登山林石壁。

由於在家蹲較多導致平時活動量很少,所以在踏青春遊之前可先做10-20分鐘一些肌肉伸展運動,儘量放鬆全身肌肉,這樣避免長距離跋涉時造成不必要的運動損傷,也能減輕疲憊感和肌肉痠痛等症狀。

再者出門在外,無論你在哪兒,足量的乾糧和水都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些作為生命補給的物品在戶外登山時顯得更加重要。同時,選擇一雙合適的運動鞋,會讓你走得更安全、輕鬆。另外在戶外運動,磕磕碰碰的事在所難免,備好急救藥品,有備無患。如雲南白藥、止血繃帶等,在發生摔傷、碰傷、扭傷時就能派上用場。同時,凡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隨身帶好常用的急救藥品。

最後一個良好的心態能夠讓你走得更省力。因為如果你整天想著還有多遠到達目的地,要多觀賞一下週圍的景色轉移注意力,這時你的身心才開完全放鬆,還會減少身體耗能,從而讓你感到身心愉悅。不慌不忙、走走停停才能體會到春遊踏青的樂趣。

二、研究表明長距離跋涉最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

我們的膝關節是全身最大的屈戍(僅能沿水平冠狀軸做屈、伸運動)關節,同時它不是一個十分穩定的關節,因此膝關節的韌帶結構在保持膝關節的正常功能和穩定性起很大的作用。膝關節的主要功能為負重、傳遞載荷、參加運動為小腿活動提供力矩。膝關節不如髖關節靈活,主要為屈伸運動,但因其位於下肢的中部,位於身體兩個最大的槓桿臂之間,承受較大的力,非常易引起扭傷和骨折,尤其在體育活動中,韌帶和半月板的損傷最為常見。

半月板是膝關節內的兩塊軟骨墊,是人體的避震器。半月板傷後撕裂可出現關節響聲,深蹲時疼痛加劇。膝關節韌帶、半月板損傷後如未及時發現,繼續活動時極易反覆受傷,進而引起創傷性滑膜炎、關節軟骨大量磨損,導致關節提前退化(即老化)

春遊之前一定要做好這些,特別是預防膝關節損傷

淡綠色部分為半月板

三、遇到了膝關節損傷了,怎麼辦呢?

膝關節受傷後,可以先冰敷的目的是減少局部組織供血,減輕組織腫脹,緩解疼痛等,大部分損傷為軟組織、肌肉及韌帶拉傷,可通過冰敷及膝關節制動而痊癒

如果症狀不緩解到醫院就診,經檢查為膝關節韌帶或半月板損傷。有如下治療方式:

1、重視患側下肢制動,必要時可使用柺杖減少患側下肢負重或者不負重。

2、可採用理療按摩,推拿,電療,熱療方法輔助治療,有時候效果不錯。

3、可外用扶他林外敷疼痛處,可口服雙醋瑞因、硫痠軟骨素、氨基葡萄糖膠囊等藥物促進軟骨修復。

4、如經過上述治療效果仍然不佳,可採用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透明質酸鈉等藥物,具有潤滑關節的作用。

5、隨著時間增長,膝關節長期磨損導致軟骨過度,可到醫院行膝關節鏡清理術,減少炎症反應,清除膝關節內多餘的脫落的軟骨。行多次膝關節清理術後,或者經醫生評估膝關節已超負荷,經評估可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6、近年興起的幹細胞注射膝關節,促軟骨再生治療膝關節損傷,已在歐美、香港、韓國取得不錯的效果,是其避免手術的不錯治療方法。


春遊之前一定要做好這些,特別是預防膝關節損傷

左側為人工膝關節


春遊之前一定要做好這些,特別是預防膝關節損傷

幹細胞也稱為種子細胞,可向多種功能細胞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