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如何判断真假朋友?

叔本华:判断真假朋友的标准是什么?

叔本华:如何判断真假朋友?


约翰雷说:“朋友越老越好,美酒越老越香。”

苏轼说:“世事如今辣酒酿,交友自古春云保。”

李白说:“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萨迪说:“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谁就在平日待人以宽。”

莎士比亚说:“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贝多芬说:“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

孟子说:“德不孤,必从邻。”

德谟克利特说:“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着。”

托尔斯泰说:“财富不是永久的朋友,但朋友是永久的财富。”

亚当斯说:“势利的朋友,迟早会离你而去。”

普卡利西尔说:“伪装的朋友,要比凶恶的敌人更坏。”

曹雪芹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雨果说:“使我们摔跤的,往往是我们的朋友。”

爱默生说:“要想有朋友,自己必须先够朋友。”

尼采说:“只要天下有一个朋友,他也不会觉得孤单。”

叔本华:如何判断真假朋友?


关于朋友,历来是古今哲人喜欢讨论的话题,朋友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般而言,朋友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裨益,但在某些情况下,正如大文豪雨果所说:“使我们摔跤的,往往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成也朋友、败也朋友”的情形,在我们的身边可谓屡见不鲜。

归根到底,我们是否有着朋友、我们有多少朋友,这个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所结交的朋友是真朋友还是假朋友,如果是真朋友,那么就多多益善,如果是假朋友,一个也是显得太多了,一个假朋友对自己造成的危害,甚至完全可以抵消一百个真朋友带来的益处。所以,真假朋友的鉴别,是和“真假美猴王”的鉴别一样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比较困难的问题。

叔本华:如何判断真假朋友?


对于如何检验一个人是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的问题,德国伟大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提出了一个标准,可供读者诸君们参考借鉴。

叔本华说:“检验一个人是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除了一些需要得到朋友的确切帮助和作出一定牺牲的情形以外,最好的时机就是当我们告诉他恰逢某样不幸的时候。在这一刹那,他的脸上要么显示出一种真心的、不含杂质的悲哀,要么就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或者,他会流露出某种别样的表情,后两者都不是真正的朋友。”

叔本华:如何判断真假朋友?


一个朋友,在你跟他讲述了你的不幸事情之后,他如何安慰你,这反而无法评判他是否属于你的真朋友。因为,他说什么话,是受他的理智控制的,一般而言他只能说一些安慰你的话,并且表示他自己也十分悲痛之类的,然而却可能是经过伪装的,所以你无法辨别真假。但是,在你告诉他你的不幸事情的那一瞬间,他的表情却是自然感情的流露,是没有经过伪装的,因此是真实的。

叔本华:如何判断真假朋友?


叔本华认为,人性有着一个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幸灾乐祸”,希望自己比别人好,听说别人遭受了灾害的时候却会“幸”和“乐”,除非是对自己的那些真正的朋友,他们听说自己真正朋友的悲痛的时候,也会感同身受,所以会产生正如叔本华所说的“一种真心的、不含杂质的悲哀”,若是如此,那么这个朋友就是你的真朋友,否则就是假朋友。叔本华据此得出了判断真正朋友的标准,这和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提出的“相知在急难”也是一个道理。


叔本华:如何判断真假朋友?

李白画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