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余生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 点击右上角【关注】榴莲头条号
  • 本文共852字,阅读全文约5分钟
叔本华:余生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亚瑟·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

德国著名哲学家,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著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等。

叔本华:余生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 叔本华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现在获取知识与新认知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一个人虽然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知识;但是能否像古人那番智慧呢?

因为人与人之间天性的不同,导致有的人热爱「思考」,有的人喜欢「阅读」。

阅读是把某些外来、异质的思想强加于我们的头脑

所以既非出于本能,亦非因为喜欢。

正如蒲柏所说,他们始终是:不停地阅读别人,却从来不会被别人阅读。

阅读别人的思想,如同吃别人的残羹剩饭,或穿陌生人丢弃的旧衣。

有时因为阅读而赶跑自己原创的思想,不啻是冒犯神灵的罪过。

叔本华:余生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只有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才能融入我们的思想体系,成为整个思维体系的一个鲜活部分,并与整体保持一种完整、坚实的联系。

就像我现在告诉你的也并非全部属于自己所做,但我通过大量的阅读;然后在阅读当中去思考;去带着问题去看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

单纯的经验和阅读一样,并不能取代思考。

纯粹的经验和思考的关系,犹如进食之于消化吸收的关系。

有思想之人的作品与其他庸人作品的区别,就在于它主题鲜明、内容明确的特点,及由此而来的清晰、流畅。

因此,每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领域内全然是位君主。

叔本华:余生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叔本华语录

在这世上,除了极稀少的例外,我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原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思想真正的平静,灵魂深处的安宁以及身体的健康,所有这一切是世间所能给予的最大的幸福,而这一切也只有在中独居才能获得。并且,这种平静和安宁作为一种持恒的心境,唯有身处绝对幽静之处方可到达。

我们为达到与他人相似、投契的目的就只能拒绝大部分的自我。当然,为此代价,我们获得了他人的好感。但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他就越会发现自己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这根本就是一桩赔本的买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