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接受採訪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關注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揹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在中國近代史中,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導致中國受盡西方各國的壓迫、剝削,為了改變現狀,許多有識之士都選擇出國留學,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知識。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許多海外遊子紛紛放棄國外美好的前景、優越的待遇,回到當時貧瘠的中國,為中國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當時的他深受美國重用,被美國人成為“能抵五個師”,本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卻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這些優待,歷經艱難,耗時5年才回到中國,為中國的航天、導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錢學森有位侄子曾在2008年獲得諾貝爾獎,但是他卻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以美國身份為榮,他就是錢永健

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接受採訪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01

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的一個高知識分子家庭,他的母親叫做李懿穎,其兄長是著名的美籍華人科學家李耀滋。父親是錢學森的堂弟錢學榘,錢學榘的父親錢澤夫(錢家潤)與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錢家治)是親兄弟。後來錢學榘家道中落,錢學森的父親就擔起了照顧錢學榘姐弟的重任,對兩人視如己出,而錢學森與錢學榘從小一起長大,在後來還先後前往美國留學,都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

新中國成立之後,錢學森為了報效祖國回到中國,而錢學榘則選擇留在美國繼續發展,成為了美國波音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後來在1952年生下了錢永健,但是錢學森正在因為要回中國,而被美國監視著,但是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依舊專程來看了剛出生不久的錢永健。

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接受採訪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02

家中舅舅、父親等親屬都是工程師,受家人的影響,錢永健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父母也經常給他買一些化學實驗玩具。在這樣的家庭長大,錢永健對數學與化學格外感興趣。又由於兒時患有哮喘,錢永健只得盡力避免外出劇烈運動,因此只得在家待著。為了能夠增加自己的知識面,錢永健經常穿梭於紐約市的各個圖書館,尋找、翻閱化學書籍,並開始在地下實驗室進行化學實驗,通常一做就是好幾個小時。有一次錢永健與哥哥錢永佑在地下實驗室悄悄的進行火藥實驗,但是由於操作不當,引起了火災,事後,父母並沒有阻止錢永健的實驗,而是將實驗室搬到了外面。

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接受採訪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在錢永健16歲時,就以“金屬易受硫氰酸鹽腐蝕”為題發表了論文,並獲得了美國“西屋科學人才選拔賽”的一等獎,該獎被稱為“少年諾貝爾獎”,可想而知其含金量。同年,錢永健獲得了美國優秀學生獎學金,開始進入哈佛大學學習。

1972年,年僅20歲的錢永健就得到了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學士和化學學士,從哈佛大學順利畢業。之後又與哥哥錢永佑一同前往英國留學,錢永健進入了劍橋大學,而哥哥進入了牛津大學。錢永健當時的導師理查德·阿德里安,主要進行著肌肉電生理的研究,但是錢永健想研究的卻是大腦,索性導師並沒有阻止他對大腦的研究,反而給他提供了一定的幫助。1980年,錢永健發明出了

檢測鈣離子濃度的染料分子,鈣離子在人們的身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神經衝動調節、肌肉收縮、受精作用等,而該染料分子可以追蹤到細胞中的鈣離子,因此他的發明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泛的應用。

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接受採訪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03

1994年開始,錢永健開始著手研究綠色熒光蛋白,這是一種由約238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該蛋白最早是由日本化學家、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在北美西海岸的水母中提取出來的物質,但是當時還不知道具體作用;後來美國科學家馬丁·沙爾菲可以作為發光的遺傳標籤,即有著生物標記的能力;後來錢永健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改進了該物質的發光強度,發光顏色,發明更多應用方法,其發明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接受採訪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2008年,錢永健與馬丁·沙爾菲、下村修因為綠色熒光蛋白的研究獲得了該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這個消息傳到中國,中國國人都為之驕傲,但是後來在接受採訪時,錢永健卻說道:

“我不是中國科學家。我在美國長大,並一直在這裡生活……但我希望獎項能鼓舞中國的學生和科學家。”

“我在美國出生、成長,但是我不太會說中文,我是美國科學家,這一點很確定,我不是中國科學家。血統出身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一個成功的科學家必出於一個開放的社會,自由的環境是培育科學家的要件。”

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接受採訪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確實,錢永健在美國出生、成長、學習,從小就接受著美國教育,也是美國培養了他,他對中國也沒有認同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他是無法形成濃厚愛國情懷的。2016年8月24日,錢永健在美國俄勒岡州逝世,享年6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