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了一个尚在低位的“新基建”股

市场温度:温

投资主线:消费(白酒、食品)+科技(5G、华为、特斯拉、电子材料)

仓位建议:30%消费(长线)+40%科技(波段)

注:本文部分数据、截图有可能略早于收盘,主要是为了保证推送时效,不影响整体阅读效果,请大家知悉。

、、、、、、、

市场规律,90%都是熊市时间,各种的股灾层出不穷。

当我们把投资作为一辈子的事业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遇上大跌。

在我过去近20年的个人投资的历程当中,遇上30% 、50%的大跌的次数,多得我自己都数不清楚了。甚至我非常的肯定,在未来要活到120岁的投资历程当中,这样的暴跌会更多更多。

但每一次遇到暴跌,我都心如止水,每次暴跌过后,资产总是会再创新高,比以前赚更多了。

为什么总是能如此平静的面对暴跌,这里就讲到一个暂时性浮亏与永久性亏损的区别。

跌了还会涨起来,还会创新高,这个时候的下跌就是很好的买入或调仓的机会,这个就叫暂时性浮亏,忍受目前的暂时亏损,换取未来更长远的利益。从10块钱跌到5块钱,然后他还会涨回10块钱,还会涨到20块钱再创新高。那这个时候跌到5块钱的时候,有闲钱就继续买,没钱就死扛或者等分红可以继续买,或者可以把其他的跌的不多的股票调过来加仓。那么等他涨到10块钱的时候,那其实他比你原来傻傻的10块钱不涨不跌的时候赚的更多,这个其实是波动带来的额外收益。付出的代价就是暂时性的忍受目前的亏损,换来更长远的收益。

而有些下跌,他跌了就不会涨起来,他从10块钱跌到5块钱,他可能一辈子就是5块钱。甚至这后面因为股价的下跌引起的连锁反应,导致它的实体企业经营越来越糟糕,最后公司倒闭,这种亏损就是永久性的亏损,再也涨不回来了。

所以每当遇到股灾的时候,我们就去分析目前的亏损,到底是暂时性的浮亏波动,还是说永久性的亏损。这个就是我们能够平静应对股灾的根本原因。

暂时性的浮亏的根本就在于一句话,在危机当中买入并长期持有行业龙头。所以这里有三个关键词,第一是危机,第二是长期持有,第三是行业龙头。这三者是有机的整体。

这个正是过去十几年给我们带来超额投资收益的核心秘诀所在。

就好比冬天,满天大雪好似世界末日,万物凋零,所有之物都好像失去了生机,让人失去信心。

但其实在寒冬里面很多害虫都被冻死了,很多素质不好的植物都被冻死了。到了春天来临,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那些拥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就会长得更好。这些种子拥有更好的空间,更多的养分,更少的害虫,他们欣欣向荣。竞争者都死光了,就剩下他们自然活得好,这个就是剩者为王的时代。

所以只要我们的投资是用长期的闲钱去买入那些行业龙头,那就不要害怕暂时性的下跌。长远来讲,暴风雪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顽强,成长的更好。

我们一起约定活到120岁,见证一场一场的暴风雪,在一场一场的洗礼中升华我们的投资,升华我们的生命。

一、今日市场

1、宏观:

1)亚太市场

2)A股(创业板)

我还是坚信上面的两个缺口,最终会回补,这是我目前一定要持有6成左右仓位的根本因素,我不想踏空。

但在此之前,我希望指数能先下来,把上周五的跳空缺口补掉,这样子后期走的会更稳一些,在此缺口被回补前,我不会考虑加仓的问题,以持股为主。

、、、、、、、

2、微观:

1)数字货币:

算是最近持续性最强的科技板块了,央行的魅力果然非同凡响。。。

但我想说,前期没进去潜伏的话,这里恐怕要小心,别去接盘,以龙头股汇金股份为例:

最近这两天的天量,包括今天的盘中巨震,都是短期见顶的信号,明后两天大概率会开启调整。

调整属于2浪修整,等它缩量收小阴小阳线时,可以考虑进场做3浪主升。

所以对于近期领涨的个股,短期是观察期。这个时候,有可能会高低切换,一些前期低位的,不排除资金来做补涨。

所以在当前时点,我认为如果要参与数字货币题材,选择2-3线的个股更合适,标的上,我继续看好新大陆、神州信息。

2)新基建:

除了数字货币,新基建算是另一个中军板块,目前市场主要炒作还是集中在特高压和数据中心。


但是很明显,板块性已经远不如前期,除了个别龙头股还在任性外,多数股跟风动力已经很弱了。

我认为,这两个板块不出现一波明显的调整前,风险也比较大。

其实我在思考:新基建,也不是只有特高压和数据中心,一些目前不惹眼的公司,或许反而有大机会。

比如我今天就仔细看了一家公司:风语筑

城市展厅和园区展厅,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市民幸福感的事,恐怕也不输新基建。

公司业绩也不错,我觉得大家可以再自己看看,研究下。

3)其他:

今天是缩量上涨,并不是很稳定,保持仓位即可,不建议加仓。

4)一些资讯:

【江西省启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实车测试】从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中心获悉,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前正式启动联网收费系统实车测试。据介绍,此前江西省对收费车道、ETC门架等相关系统功能进行了升级优化,目前升级优化工作已基本完成。此次测试旨在实现“一次行程、一张账单、一次扣费、一次告知”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司乘体验感。(南昌新闻网)

【一季度北京GDP下降6.6%,主要指标降幅较1-2月收窄】4月20日下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召开一季度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6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6%。(北京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