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還路”流動攤販有了固定的“安身之地”

“退市還路”流動攤販有了固定的“安身之地”

原標題:甘肅甘谷便民市場助力城市升級發展

“退市还路”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安身之地”

圖為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便民市場 安建文 攝

“退市还路”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安身之地”

圖為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便民市場 安建文 攝

中新網甘肅新聞4月20日電(通訊員安建文)走過生機勃發的陽春三月,夏意漸濃,林蔭漸長。驅車行駛在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渭川東路,昔日汽車擁堵、垃圾滿街、髒水橫流、佔路為市的的場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乾淨、整潔,暢行無阻的城市道路。

家住六峰小區的李愛文阿姨,每天清早在冀城廣場跳完廣場舞,回家之前,都要去東巷便民市場買菜。“區域規範了,環境更好了,買東西更加舒心了。”在她的眼裡,只有在菜市場挑挑揀揀才能選出為一家人做出可口飯菜的食材。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行政執法局局長牛道林說,隨著縣城發展,過去的“馬路市場”已逐漸變成了城市的“牛皮癬”,為了徹底“根治”這一頑疾,同時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甘谷縣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補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和城市形象的短板,新建了渭陽路、新城街、西環路、康莊路、車場街、冀城路和東巷夜市等7處便民市場,實現“退市還路”、“退路入場”,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臨近中午,走進車場街便民市場。整潔開闊的環境令人眼前一亮。市場內秩序井然,商品按蔬菜、肉類、乾貨、鮮魚等分類划行歸市,攤位結構佈局合理,區域標誌明顯,攤位經營字號和標牌統一規範,地面通道乾淨寬敞,市場出入口還配有經營區域的平面圖、宣傳公示欄、公平秤和管理服務站等,並有專人管理。

“在這樣的室內菜市場,我們的生意做得舒心,老百姓買菜買得放心。”蔬菜區商戶張小琴說,她在這附件從事蔬菜經營已有10多年,切身感受到市場改造前後發生的煥然一新的變化,“以前在車場街沿街擺攤點,是出了名的髒亂差,特別是在家禽和水產區附近,地面溼滑、異味熏天,走過去都要踮著腳。現在換了新市場,衛生好了,檔次高了,生意也好做多了,大家來買菜就像逛商場一樣。”

甘谷縣住建局局長張海平說,便民市場投入使用實現了一舉多贏。不僅市容市貌得到改觀,交通阻塞得到疏通,城市功能得到完善,而且流動攤販有了固定的“安身之地”,能夠正常合法經營。規範了市場管理,優化了發展環境,緩解了城市管理的壓力。

“退市还路”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安身之地”

圖為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便民市場 安建文 攝

緊鄰葉茂花園小區的西環路便民市場里人來人往,許多周邊小區的居民前來這裡購買蔬菜、水果。只見市場裡秩序井然,乾淨整潔,分為糧油區、水果區、蔬菜區、水產區、日雜區等,幾十個攤位有序排開,各種新鮮十足的瓜果蔬菜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攤位上。

“以前都是沿街為市,也沒有秩序。新建的這個便民市場不僅實現了道路硬化,而且還搭建了彩鋼棚,攤位經過規劃後,瓜果蔬菜、糧油日雜種類非常豐富,環境變好了,買菜也方便多了。”正在市場挑選食材的市民趙福娃為今年新建設的便民市場豎起了大拇指。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便民市場的作用不可或缺。為給市民營造一個乾淨整潔、井然有序的宜居環境,甘谷縣按照“升級改造、新建補缺、取締非法”的原則和“佈局合理、容量充足、設施完善、交通便捷、環境優良、服務民生”的要求,充分利用城區住宅小區環境改造、城鎮閒置空地等資源,投資1029多萬元,新建了7處便民市場、1處便民停車場,將原畜禽市場改造為專業蘋果集散地,新建鋼構交易大棚8座10062平方米,硬化場地13608平方米,修建文化牆539米,新增交易攤位788個,可容納商戶878戶。與此同時,渭川路、像山路、康莊路、車場街等一批多年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被取締。

時序更替,築夢前行。如今的甘谷城市建設猶如一幅正在緩緩展開的壯麗畫卷,在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征程中昂首闊步,煥發新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