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作風格的塑造

寫作風格的形成:我與我周旋久,寧做我

汪曾祺先生在《談風格》一文中寫道,一個人的風格是和他的氣質有關的,風格即人,文如其人。

首先,一個人要使自己的作品有風格,要能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甚至欣賞自己,即“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一個人隨人俯仰,毫無個性,是不能成為一名作家的。

其次,要形成個人風格,建議讀和自己氣質相近的書,也就是說讀自己喜歡的書,對自己口味的書。汪曾祺先生不主張一個作家系統地讀書,主張抓到什麼就讀什麼,讀得下去就一連氣讀一陣,讀不下去就拋在一邊。正所謂“一種風情吾最愛,六朝人物晚唐詩”(多年以來,我是汪老先生讀書論的踐行者,哈哈)

再次,一個作家讀很多書,真正影響到他的風格的,往往只有不多的作家和作品。如果瞭解汪老先生的話,他的漫長的寫作生涯風格迥異,年少在西南聯大讀書時,替人代寫的課堂作業《黑罌粟花——李賀歌詩編讀後》,風格華麗,驚豔絕倫。聞一多先生的評語是“比汪曾祺寫的還要好”,這讓他得意了好久。有人稱這一階段是獨孤求敗第一階段,青光閃閃的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後期汪先生追求“無意為文,隨事曲折,若無結構”的境界,後期代表作《受戒》《人間草木》等,都將這一風格發揮到極致,返璞歸真,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這一階段的作品,能明顯看到汪先生受他的“偶像”們(歸有光、沈從文、契訶夫)影響頗深。

最後,如果你想要學習一個作家的風格,最好不要直接學習他本人,而是學習他所師承的前輩。你要認老師,還得先見見太老師,一祖三宗,淵源自有,這樣才不至於照貓畫虎,邯鄲學步。


關於寫作風格的塑造


如何塑造自我風格?

首先,摹仿。初學寫作者,無一例外,要經過摹仿的階段,汪先生年輕時在西南聯大師承沈從文先生,汪先生摹仿沈從文先生,就連沈先生文白雜糅的語言都一併學了。

其次,擺脫。汪先生自述在而立之年,汪先生竭力想要擺脫其所受的各種影響,儘量使自己的作品不同於別人。

最後,自成一派。到晚期,汪老先生說無意於自己的作品像誰,也無意於自己的作品不像誰。“菌子已經沒有了,但是菌子的氣味留在空氣裡”。影響,是仍然存在的。


關於寫作風格的塑造


最後,分享一首汪老先生的自述詩 《我為什麼寫作》

我事寫作,原因無它:從小到大,數學不佳。

考入大學,成天泡茶。讀中文系、看書很雜。

偶寫詩文,幸蒙刊發。百無一用,乃成作家。

弄筆半紀,今已華髮。成就甚少,無可矜誇。

有何思想、實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華。

有何風格?兼容並納。不今不古,文俗則雅。

與人無爭,性情通達。如此而已,實在無啥。

如何學以致用?

我認為,寫作準備包括以下幾點:

  • 保持對生活的好奇心。

可以把身邊小物擬人化,用它的視角看待一天發生的事情。比如你的的手錶,我的包包,我的眼鏡,我的高跟鞋…….這些物品都可以成為文章的主人公。這樣換一個視角寫出來的文章,很有趣。因為,觀點就源於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要全方位保持好奇心和靈敏度,這樣慢慢才有自己的態度和觀點。

  • 持之以恆的決心。

持之以恆我就不展開說了,堅持既在於輸入,也在於輸出。目前我對內輸入應該沒有問題,希望在大家的監督下,對外輸出可以堅持得那麼久一點點,否則閱讀逆差過大,不利於自身和諧。

  • 不厭其煩修改的耐心。

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是改出來的,深以為然。大劉給我的建議非常好,在刪減的基礎上潤色,這是以後也將是寫文章踐行的原則。

關於寫作風格的塑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