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冤案:岳飞冤死,他自诉更冤,此帝王也觉得委屈,到底谁冤?

岳飞是南宋有名的武将,在抵抗金的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历史做出很多贡献,他的爱国精神千古流传。可是这样一位国家的好将士,最后却被冤死。他的墓安置在西子湖旁,坟墓旁边跪着秦桧的人像,岳飞的死,世人都把原因归结到奸臣秦桧的身上,可是仅仅一个奸臣就能把战功赫赫的岳飞给害死吗?这其中的原因想必没那么简单。

从岳飞的角度来看,只怪他太过优秀,性格又太过正直,强大到让人心生担忧。虽然他是大家口中出色的武将,可是他同样在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天生很好学,书法写的相当漂亮,要说武将中最好学的,岳飞当属第一人,满江红就是他遗留下来传诵千年的好作品。

第一冤案:岳飞冤死,他自诉更冤,此帝王也觉得委屈,到底谁冤?

本来这是好事,可是却犯了宋朝的忌讳,宋代规定文官和武将要分工明确,武将只管安心打仗,不需要具备很深的文化知识,无知的武将更受重用。赵匡胤武将上位的先例让后人都对武将有所防备和忌讳。所以像岳飞这样一个有文化的武将在君主的眼里那是及其危险的人。这也是导致赵构对他猜忌的一部分原因。

岳飞不贪财不好色,南宋的武将大多都是贪财好色之徒,皇上不仅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不管不问,甚至还嘉奖这种行为,主要目的就是想用钱财去牵制他们,如果一个人沉迷美色和金钱,那么就有了突破口容易被控制。但是岳飞太过廉洁,又不近女色,赵构曾经为他建立豪宅,安排了一屋子的美女,可岳飞表示只想一心为国灭敌,不想其他事情。这样的人太难驾驭,让赵构感到心慌。

第一冤案:岳飞冤死,他自诉更冤,此帝王也觉得委屈,到底谁冤?

还有个很大原因,岳飞在治理军队上是一把好手,虽然军纪很严格,但是同时他很关心下属的生活。他经常亲自给受伤的士兵疗伤,那些在边远地区驻守的士兵太久没有见到家人,他就派人把士兵的家属接到军队中团聚,如果手下有士兵不幸遇难,有遗留的孩子,岳飞都会安排抚养。这些让他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获得一批忠心的下属。将士们的拥护让他成了赵构心中的一块心病。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呢?说他是一代奸臣应该没人反对,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是他的长项,而且身为一名文官,本来在根本利益上就和武将岳飞是相背离的,岳飞主张攻打金的志向是一直从未改变,但是秦桧看中了赵构的心思,主张和平解决。

第一冤案:岳飞冤死,他自诉更冤,此帝王也觉得委屈,到底谁冤?

其实秦桧早年间被金人带走做过俘虏,虽然当时他大义凛然的行为得到人民的称赞,但是确实在金受了不少罪,后来回到宋之后决定明哲保身,而且赵构主和的思想也让他决定站在君王的一边。最后他和赵构给岳飞捏造了罪名,冤死了岳飞,可是仅凭他一张嘴就能蛊惑皇上的心思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赵构本来没有杀死岳飞的意思,那他一个文官也左右不了高高在上的皇上。在某些方面,他也只算是被赵构当成了枪手。

再来说说赵构,没有赵构的命令,秦桧也没胆子杀岳飞,可是一名对朝廷来说贡献极大的武将,赵构为什么就容不下他呢?前面说了部分原因,那就是岳飞自身太过优秀,宋朝的轻武重文,让他的处境十分危险。

第一冤案:岳飞冤死,他自诉更冤,此帝王也觉得委屈,到底谁冤?

赵构早先刚坐上皇位的时候,岳飞还没有展露头角,可是他就直接强硬的上书让皇帝亲征攻打金,收复失地,要知道当时赵构可是刚刚才从金逃出来,还没缓过劲来,这个上书让他直接免去岳飞的职位,被派到泰州去镇守。赵构的愿意是让岳飞先坚守,守不住就撤退,岳飞凭自己的主意直接带着人离开了泰州,这下又得罪了赵构。可是岳飞在战事上的功绩太多,在那个武将不受重用的宋,他的锋芒是掩盖不住的。

赵构和岳飞的主要问题还是在抗金问题上,他主张和的原因,就是因为金当时灭了北宋,他才能登上皇位,如果岳飞把金灭了,之前的皇帝回来了,那他将何去何从,在他的角度抗击金只是为了议和做准备,而不是想要彻底的收复金。

第一冤案:岳飞冤死,他自诉更冤,此帝王也觉得委屈,到底谁冤?

但是岳飞在抗金的战争上是坚持抗争到底的。这让他们两人产生了冲突。而后,岳飞又在选太子的事情上给赵构提出建议,宋有规定,武将是不能干预政治的,可是岳飞本人就是一个直肠子,没有考虑到身份的问题,只是一心提出对国家好的建议,这让赵构更加怀疑岳飞是否居心叵测。就是为何说他觉得委屈呢?我们看一下这句话:“岳飞啊”、“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你的公道在这里”、“朕的天下也在这里”!于是再三思量之后决定还是把岳飞杀了,宁愿国家少一名好将士,也不能让威胁自己王位的人存在。

岳飞之死的冤案,这样一分析就得出结论:岳飞确实是冤死,也怪他性子太直;秦桧是个奸臣,但也只是个挡箭牌;最大的老板还是赵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