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義的高光時刻:1936年綏遠抗戰

傅作義的高光時刻:1936年綏遠抗戰

百靈廟大捷(油畫)

全面抗戰爆發之前,中日之間曾爆發過三次大規模軍事對抗,分別是1932年的淞滬抗戰、1933年的長城抗戰以及1936年的綏遠抗戰。前兩次戰役之前說過了,今天梳理一下綏遠抗戰。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建立了偽“滿洲國”。然而對日本軍部而言,建立偽“滿洲國”只是“經營滿蒙”戰略的第一步。經營滿蒙戰略,即控制中國東北和蒙古地區,開發資源,將其經營成一個戰略基地,這個基地要擁有持久戰的後勤能力與整體戰的戰略縱深,然後依託這個基地對蘇或對美開戰。

因此,日軍佔領東北後並沒有止步,而是繼續進軍佔領了熱河,將戰線推到了長城一線,於是中日之間爆發了長城抗戰,中國軍隊戰敗,被迫簽訂了《塘沽停戰協議》,長城以北成了偽“滿洲國”的地盤。

停戰協議簽訂後,日軍沒法繼續南下——再南下就是北平和天津了,那意味著中日全面戰爭。日軍轉而西進,目標直指察哈爾、綏遠。

傅作義的高光時刻:1936年綏遠抗戰

察哈爾和綏遠地理位置

日軍一旦佔領這兩省,既可以向南威脅河北、山西,又可以向西窺視陝西、寧夏、甘肅;再遠一點,日軍可以通過西北,實施大迂迴戰略南下進攻中國,也可以席捲外蒙,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威脅蘇聯遠東地區。

入侵察哈爾和綏遠,日軍採取的是代理人戰爭模式,即日軍出錢、出槍、出顧問,扶植漢奸政權,策劃分裂獨立。

日軍選中的第一個代理人是李守信。李守信是蒙古族人,土匪出身,曾在張學良東北軍騎兵團任職,九·一八事變後投靠了日本人。1933年4月,李守信率軍入侵察哈爾,在多倫建立了察東特別區,兩年後,佔領了察哈爾全境。

李守信雖然有些人馬,但號召力有限,於是日軍找到了第二個代理人——德王。德王是錫林郭勒盟副盟長,也是蘇尼特右旗“札薩克”親王,全名德穆楚克棟魯普,簡稱德王。

傅作義的高光時刻:1936年綏遠抗戰

戴瓜皮帽的就是德王

德王的內心有個野望,他要恢復成吉思汗的偉業,建立“大蒙古國”,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謀求高度自治。這種想法與日本分裂蒙疆、建立第二個傀儡國家的戰略很合拍,二者很快搞到了一起。

日本人出錢出槍,支持德王四處串聯,招兵買馬,於1936年2月12日在察哈爾化德建立了蒙古軍政府。

至此,察哈爾徹底淪陷,綏遠危急!


01

1936年,關東軍在《西北措施綱要》中明確表示,要:扶持政府勢力深入綏遠,然後向外蒙。新疆、青海等地擴大之。

綏遠省位於山西以北,也是閻錫山的地盤。駐守綏遠的是晉系將領傅作義,時任綏遠省主席兼35軍軍長。

日軍要拿下綏遠,首先得過傅作義這一關。為此,日軍制定了政治謀略和軍事進攻兩手準備。

傅作義的高光時刻:1936年綏遠抗戰

田中隆吉

一時間,關東軍參謀長板垣徵四郎、參謀田中隆吉、天津駐屯軍司令多田駿馬、北平特務機關長松室孝良、太原特務機關長和知鷹二等,紛紛前往歸綏(今呼和浩特),對傅作義進行威逼利誘。

板垣徵四郎甚至許諾6000萬大洋,請傅作義出面領導華北獨立。在遭到傅作義嚴詞拒絕後,日軍決定武力進攻。

綏遠局勢,引起了全國朝野的關注。

南京政府方面,從1936年9月到12月,外交部長張群與日本駐華大使川越茂進行談判,由於日本人胃口太大,而中國方面也不想再妥協,所以外交沒有取得成果。

與此同時,南京政府也在做抵抗準備。

早在1936年春,紅軍東征之際,蔣介石派陳誠率領中央軍5個師進入了山西。這步棋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幫閻錫山對付紅軍,二是把中央勢力擴展到山西,三是為對付日軍西進做準備。

同年10月,蔣介石致電閻錫山:談判毫無進展,綏遠之戰必不可免。命令閻錫山應趁敵人未完成準備之前,以優勢兵力發動進攻,撲滅匪軍,力挫其佔領綏遠的企圖。10月28日,蔣介石對大公報記者發表談話,重申了中國的底線。這是要積極抵抗的信號。當然,他想把戰爭控制在局部範圍之內,不想釀成與日本的全面衝突。

傅作義的高光時刻:1936年綏遠抗戰

綏遠省地圖

閻錫山對綏遠的態度比較複雜,一方面紅軍的威脅近在咫尺,一方面中央軍反客為主,也讓閻錫山憂心忡忡。相比綏遠,閻錫山更想保住山西,但是綏遠不守,又如何能保住山西呢?很糾結,很矛盾。

閻錫山的總體態度是要抵抗,但是也要剋制,堅決避免引火燒身。1936年10月25日,傅作義向閻錫山請示機宜時,閻錫山指示:以最近所築的國防工事為據點進行抗戰,但不要主動出擊,以免激怒日軍大舉進犯。

之後,閻錫山命李服膺第68師作為先頭部隊開赴綏遠,又命令其餘援軍開赴大同附近集結待命,還以自己母親的名義,捐了87萬元私財,用做軍費。

綏遠抗戰牽涉到南京政府、

晉綏綏靖公署以及綏遠省,事出多頭,統一步調很有必要。10月30日,閻錫山與傅作義同飛洛陽,向蔣介石請示。蔣介石表示:支持傅作義“不卑不亢,相機應付”,並將湯恩伯第十三軍和門炳嶽騎兵第7師劃歸晉綏方面指揮。

傅作義的高光時刻:1936年綏遠抗戰

從左至右趙承綬、傅作義、王靖國


02

此時,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還沒有決定對綏遠用兵,其給關東軍的指示是:對內蒙工作範圍,大體上限制在長城一線以北,且不使波及東部綏遠四蒙旗之地域。

但關東軍野慣了,不怎麼受控制。激進分子認為,之前東北軍一打就跑,現在綏遠軍也不堪一擊,可能一嚇就跑了。所以,他們計劃利用偽軍拿下綏遠。

11月5日,日本化德特務機關長田中隆吉,召集德王、李守信、王英在嘉卜寺開軍事會議,決定兵分三路進攻綏遠:王英率領“大漢義軍”,從商都出發,進攻綏遠東部的紅格爾圖和土城子,李守信和德王分別從百靈廟和興和出動,三路大軍會攻歸綏,然後分兵佔領綏南和河套地區。

盤點一下雙方參戰兵力。

中國方面,參加綏遠抗戰的主力是傅作義的第35軍和趙承綬的騎兵軍,其中35軍有2旅6團,騎兵軍有2個師。傅作義的部署是:在綏東部署1個騎兵師(師長彭毓斌)和1個步兵旅(旅長董其武),在綏北也部署1個騎兵師(師長孫長勝)和1個步兵旅(旅長孫蘭峰)。這是部署在一線的部隊。

傅作義的高光時刻:1936年綏遠抗戰

傅作義和趙承綬

此外,還有駐防於包頭和綏西一帶的王靖國第70師,駐防晉北陽高、天鎮一帶的李服膺第68師,這是戰略預備隊。湯恩伯率領第十三軍也正由陝西趕往綏遠的途中。

日偽方面,偽蒙軍有2個軍7個師,其中李守信有4個師和騎兵團、炮兵團,德王有3個師和炮兵團,總兵力超過1萬人。王英的“大漢義軍”有4個旅,總兵力超過6000人。值得一提的是,偽軍中有不少日軍參謀和顧問,還有少量日軍飛機配合作戰。

紅格爾圖位於綏遠陶林縣,是一個千餘人口的小鎮,它西距縣城80公里,東距日偽佔領的商都(位於察哈爾省)30公里,為察、綏交界之要衝,是綏東的大門。駐守紅格爾圖的是彭毓斌部3個騎兵連。

11月14日,王英率領“大漢義軍”從商都傾巢而出,向紅格爾圖方向推進。15日上午,“大漢義軍”1500人從東、北南三面向紅格爾圖發動進攻,日軍出動4架飛機和6門山炮狂轟濫炸,掩護“大漢義軍”的步騎兵向城內衝擊,中國守軍則依託防禦工事頑強抵抗。

傅作義的高光時刻:1936年綏遠抗戰

彭毓斌得知戰況後,立即下令騎兵第6團,利用夜間增援紅格爾圖,當天夜裡,騎兵6團團長率領2個騎兵連和1個機槍排從西門進入紅格爾圖。

15日佛曉,田中隆吉和王英再次指揮“大漢義軍”進攻,先後衝鋒7次,均被中國守軍擊退,激戰至17日,紅格爾圖仍在中國軍隊手中。

15日半夜,傅作義和趙承綬趕到前線指揮,傅作義認為,進攻紅格爾圖偽軍雖然不是敵軍主力,但如果敵軍得手,就是首戰告捷,會大大增加偽軍的氣焰,動搖綏遠的民心士氣,所以必須滅了這股敵人。

圍攻紅格爾圖的“大漢義軍”只有1500餘人,剩下的“大漢義軍”分佈在土城子、打拉村、臺道灣等處。16日,傅作義命令彭毓斌率領騎兵師主力以及董其武旅,趁夜間秘密運動到“大漢義軍”附近,於17日夜間發動奇襲。

傅作義部一向訓練有素,一聲令下,步兵炮兵一夜機動百餘里,騎兵更是疾馳突進,準時趕到了集結地區。18日凌晨,中國軍隊全線反攻,分路包抄,“大漢義軍”猝不及防,全面潰敗。

紅格爾圖之戰,“大漢義軍”損失兵力1000餘人。

傅作義的高光時刻:1936年綏遠抗戰

“大漢義軍”旗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