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消費,這下還能報復誰?


報復性消費,這下還能報復誰?

報復這詞兒,前因後果,是結了樑子,是要尋仇,需要解恨。

中國人古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是不報,時候沒到。

冤冤相報何時了,直到一物降一物。

疫情在全球幽靈般遊蕩,報復病毒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徹底全面乾淨消滅它。

而放在市場情形下,消費的復甦不要說延後十年,延後十個月後果不堪設想。就會出現賈寶玉痛悼林妹妹的橋段:

妹妹,我來遲鳥……

報復性消費,報復性增長,報復性反彈,像復仇成功那般快意恩仇,並沒有像前期劇情設計如期出演。

我印象中的報復性消費,還停留在社會新聞的故事裡。某野蠻女友,因男友春節期間往家裡多送了三隻老母雞,超過了往丈母孃家送的品種、品類、品牌,數量與質量都矮化一頭,於是怒從心尖尖起,非用男友信用卡刷出十多個大牌包包。

“包”你滿意了。

報復性消費,像積壓千年的火山那樣爆發。

然而,春天來了報復性消費卻沒有來,消費變成亟待逾越的“包袱性”話題。如同情傷深重的女子,還沒有勇氣馬上展開另一場戀愛。

一、逝去的,就逝去了。

春節假期過去了,旅遊黃金季與餐飲團拜一去不返。後面的日子,你就一張嘴一個胃能一頓飯當三頓飯吃,撐死你。你能一晚上做愛一次,變成報復性狂歡十次,找死麼?要知道,沒有耕壞的地,只有累死的牛。你過去不讓出門跑步,這下每天折騰一個馬拉松,將自己虐殺了事麼?你不可能,像做古董生意那樣,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有機會時間換空間,坐等一大票上門。

二、想等來的,也沒有來。

國內疫情穩定了,國外又失守了。本想組織宅家男女齊刷刷赴國外組團散心,這下也去不成了。要麼外邊還對中國公民限籤,要麼我們對國外疫區想回中國的築防護牆,抵禦病毒於國門之外。防疫這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各家自掃家前雪,加上命運共同體的情懷,還有能力管一管他人的瓦上霜,已經是大國擔當的事了。對外貿易,除了口罩等醫療器械類,其他訂單,不要說報復增長性訂單了,連恢復性訂單也沒盼來多少。大疫當前,防疫壓倒一切。

三、能不消費,就不消費了。

還是怕,就算餐飲恢復營業堂食,萬一不安全呢,萬一遇到無症狀帶病毒者呢。本來消費為快樂無窮的事,心裡有陰影,還是縮回來先求自保。即便你很勇敢,呼朋引伴多方發動,不是想喝場大酒,就是想卡拉永遠Ok,要不就來場通宵電影,未了去洗浴中心大保健。但你的親友未必勇敢,他們更未必視你勇敢,或許視你為二楞子。況且,夜店、電影院等一些封閉營業場合,如今依然沒有對外開放。

四、怕沒錢了,更是省著花吧。

不少企業受到直接衝擊,直接或變相減薪,直接或變相裁員,固然經濟基本面長期看好,但眼前還沒有明顯企穩回升。就像有人聽信謠言,會搶購儲備糧油,手中有餘糧,心中才不慌。唉,不如能省則省,做好過苦日子的精打細算的準備吧。這時,還報復性消費,寅吃卯糧,坐吃山空,圖一時之快,求一晌貪歡,那最終報復的會不會是你自己?細水長流,量入為出,備戰備荒。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消費的全面復甦還在路上,遠遠滯後於春天的腳步,而內需消費貢獻份額已佔到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如同婦女能頂半邊天。我們怎能承受沒有婦女同志之痛,天會塌了一半?

那些延後的,並不會失去的需求,無疑要承擔更多的經濟重擔。那些新經濟,新基建,新能源,新模式,新改革,新制造,新智能,無疑成為新舊動能轉化的關鍵,會創造並引領新的市場。

即便像房地產,不應再是夜壺,城鎮化是中國最大的內需,如何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之下,因城施策,推動城市群、都市圈的發育壯大,滿足更多的美好生活?

這些都是一盤大棋。

春天來了,護育好春天的花,才擁有秋天收穫的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