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至清明节 重温“我的父亲”

吕佩义

“戎马半生归故里,投身教坛育才英。丹心一片撒手去,白发两泪忆浩兄。”这是已故民革委员谷丰先生在我的父亲去世时发来的诗文。诗文中的浩兄,即指我的父亲。

慈父吕公浩仁,农历1916年7月6日出生,公历1995年10月9日辞世,祖籍长垣。我的父亲自幼随父母谋生于郑州。因家境贫寒,先后在郑州铁路警官学校、京汉铁路北京警察教练所求学、求职。1939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41年入国民革命军陆军军官(黄埔军校十七期)学校学习;后在国民革命军中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1948年参加起义后到郑州;1950年10月回归故里长垣;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从事教育教学至1980年退休。慈父一生积极向上、一生坎坷曲折、一生清贫,一生严谨、一心志在教书育人,德高望重。在那场灾难性年代饱受着艰辛的日子里,依然光明磊落。晚年更显慈祥有加。

我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20多年来,他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于我的脑海中。父亲做人低调,一向对人谦和,对我们要求严格。他做事认真,一丝不苟。从教近30年,无论在讲坛上,还是讲坛下,他从不马虎上课。对学生们的作业也是一本一本的看,一句一句的批改。还常常把学生叫到身边,面对面指导,一对一帮助。谁家有困难缴纳不了学费时,他会从微薄的工资中替学生交上。在他教过的学生中,留下了赞誉。在我的老家,十里八村,一说吕老师,50岁以上的人无人不知。大伙赞誉父亲的人品,赞誉父亲教书育人认真负责的态度。记得父亲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当老师干的是良心活,不能误人子弟!”

在我内心深处,父亲埋得最深!多年以来,我一直想写写自己的父亲,但多次是提笔又搁下,酝酿过多次,终未如愿,我一直认为我还没有完全理解、诠释父亲的能力。

父亲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他言语不多,但他的行动教我做人要诚实、勤勉,让我懂得只有付出努力才会有所收获,只有诚实信用才能做到坦然面对。“做人讲厚道,做事讲地道!”他的这句话,影响我一生,已经成为我做人处事的座右铭。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对父亲的印象是不爱说话,很严肃的人。因为他工作在学校,或许是他在学校已经说得太多;或许是那个特殊年代,他怕,他不敢多说!

父亲退休后,他主动到二哥的花卉基地看场子,也好,花卉基地距家不远。工作时,他教书育人;退休后,他育苗养花,也合乎父亲的性格。

在家里,我们姊妹5人。姐姐老大,我上边3个哥,我不知道父亲对我们的感情如何,我只知道所有的父亲都是这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他们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或许是男人们共同的悲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亲忍气吞声,孤独无助,尝尽了人间疾苦!特别是在干校“改造”的那段时间……

1995年10月9日。这是一个让我今生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下午2点多,我刚刚到单位不久,三哥打来电话,说父亲身体情况反常,让我抓紧回家。此前的两年中,也曾经有这种情况发生过,但父亲都挺了过来,安然无恙!但这次,从接到三哥电话的那一刻起,我心慌意乱,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不祥之感笼罩心头!

下午5点多钟,我赶回老家。大哥、二哥出差在外,还没有赶回。当晚,我坐在父亲的床边,拉着他少气无力的双手,望着他瘦弱的面颊,眼睁睁地瞅着他咽尽最后一口气!眼睁睁地瞅见他与这个世界告别!

父亲节又至,怀念我的父亲!多么美妙的语言能形容父亲的爱呢?用什么方式来怀念父亲的伟大呢?!

如今,我已经50多岁了,很快乐地工作着,因为我的心头有座丰碑——那便是我的父亲!我有一个期盼,就是每一天父亲都在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