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宣城写风流——2019年各级媒体眼中的宣城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座崛起的城市,总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2019年,各级媒体纷纷将话筒、镜头、笔触对准宣城,通过讲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宣城故事,凝聚起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画出了一道道亮丽的舆论风景线和传播同心圆。

改革创新的大潮、绿色发展的热浪、民生工程的温度……恰似一颗颗动人的音符,在宣城大地奏响了时代最强音,给奋进崛起的宣城点赞,为意气风发的宣城人民加油。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这一年,各级媒体将阔步前行中的宣城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展现给了人们,极大地提升了宣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我们翻开这幅外宣工作的绚丽长卷,带你一同回顾2019年媒体眼中的宣城。

有力度:

书写奋斗不息的“宣城答卷”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年,一批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广大干部群众矢志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的新闻稿件,在中央和省主流媒体集中亮相。

这是我市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成绩单”——

1月5日至6日,“中央、省主流媒体看宣城”集中采访活动,聚焦我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人民日报推出《林长上山 闯出新路》、新华社推出《水岸共治 打造绿色长三角的宣城实践》、经济日报推出《生态立市与工业强市相得益彰 安徽宣城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央广网推出《宣城发展现象观察(上、中、下)》……一批总结典型、提炼经验的稿件集中刊播。

这是我市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例证——

2019年,我市常态邀请上级媒体来宣开展采访报道,在人民网、央广网、中安在线等平台开辟庆国庆专题,集纳重要稿件。其中,安徽日报以宣城专版形式刊发《砥砺奋进新时代 对标对表绘新图》《东向发展勇争先 奋力崛起皖东南》等重头稿件。

这是宣城人民接续奋斗收获的满满幸福感——

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这一年,人民日报推出《年轻人回村:不同平台 同样精彩》《捕捞小龙虾》等报道,人民网安徽频道推出《宣城市宣州区致力文化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安徽泾县:弘扬“铁军精神” 打赢脱贫硬仗》等报道,中安在线刊发《绩溪:“三治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等稿件……

回望这一年,这张奋斗不息的宣城答卷精彩纷呈、可圈可点,引得大批中央和省级媒体纷纷瞩目,在一篇篇冒热气、带露珠、接地气的“走转改”新闻故事中再添新笔。

同频共振提升传播力,与时俱进提升引导力。

2月18日,轻轻打开这一天的《人民日报》,题为《着力在践行“三严三实”中走在前列——安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纪实》的文章赫然出现在头版。文章对我市整治“文山会海”、厉行“精文减会”,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的决心、举措及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改作风,办实事,解难题。这一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市把学习“时代楷模”李夏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鲜活教材和重要内容,开展市区住宅小区管理水平提升专项行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成效。

为进一步宣传好市区住宅小区管理水平提升专项行动的特色做法和进展成效,12月19日,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开展“市区住宅小区管理水平提升专项行动”集中采访活动。《安徽宣城:“红色物业”让小区“活”起来》、《“多元共治”,打造宜居小区》……一篇篇报道,集中展现了我市扎实推进市区住宅小区管理水平提升专项行动的创新举措和鲜活经验。

有热度:

记录东向发展的“宣城步伐”

长三角一体化,犹如滚滚江流,一路奔腾到海。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宣城市作为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有了更大的发展动力。

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回望这一年,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我市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出真招、求实效,坚持高水平、宽领域、深层次“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实干的姿态值得大书特书。这一年,人民日报在3个头版的重要位置刊发重点稿件《抢抓机遇闯新路》《江淮儿女再扬帆》《披襟向洋奋楫先》,聚焦我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成效,记录宣城东向发展的铿锵步伐。

时间再回到2019年的初春。4月中旬,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媒体联合采访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60多位中央、沪苏浙主流媒体骨干记者齐聚我市,宣传报道九城一体、协同发展的“宣城步伐”,推出相关报道50多篇。

东向发展,亮点多多,引来中央媒体特别瞩目——

这一年,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特别节目》刊播《共抓大保护 守住长江美》;新华社刊发《长三角产业生态圈:从“重复叠加”走向“协同嵌入”》《长三角产业地图呼之欲出》《打通省际断头路需过“三道坎”》等稿件;央广网推出《安徽宣城:多举措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人民网安徽频道推出《安徽宣城:从“边城”到“前锋”》等报道。

东向发展,亮点频频,引来外省媒体重点聚焦——

这一年,浙江日报及客户端推出《安徽宣城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拉闸“散乱污” 智造添绿意》等多篇报道;上海第一财经播出《G60九城记之宣城篇:区域合作带来全新机遇千年古城焕发科创活力》;新民晚报推出长三角新奋进专版报道《宣城:科创新路上小城故事多》;上海证券报推出《宣城将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进入沪宁杭60分钟经济圈》。

东向发展,收获满满,引来省内媒体用心记录——

这一年,安徽日报推出《宣城“科创引擎”力促制造业转型》;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刊播《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中安在线推出《宣城市深层次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等稿件……

一篇篇稿件,一组组报道,见证了我市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局的点点滴滴。一个个振奋的声音反映了这样的共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宣城在路上!

有广度:

发出海外传播的“宣城声音”

文旅搭台,宣传唱戏。这一年,我市紧抓节庆活动宣传契机,奏响了守正创新的“宣城强音”——

以第九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皖东南名品展销会等节会宣传为契机,我市不断强化对外宣传。

特别是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期间,结合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会总决赛等主场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国知名媒体记者宣城行活动,邀请了32家中央、省和沪苏浙主流媒体50名记者深入我市采访报道,组织人民网、央广网、中安在线、凤凰网、腾讯等五大平台,开展现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185.2万余人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年来,我市还积极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重大节会契机,对外展示好城市品牌形象。

全方位宣传,拉近了宣城与世界的距离——

这一年,多批次中央外媒和境外媒体来我市开展专题采访和拍摄。特别是2019年10月下旬,省政府新闻办组织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安徽行”活动走进宣城市,来自五大洲近20家海外华文传媒,向海外宣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旅游特色。

全媒体联动,密切了宣城与世界的交流——

这一年,我市“借船出海”,积极利用中央、省主流媒体外宣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安徽篇、传播中国声音安徽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安徽省泾县黄田村——“洋船屋”驶向大江大河》,新华社通稿《安徽宣纸:草木为浆载春秋》,中国日报推出扬子鳄保护工作等专题报道。安徽电视台国际频道《看安徽》栏目拍摄《米拉宣城寻墨香》等10余个专题节目。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俄罗斯《龙报》等外宣窗口常态推出宣城新闻报道……

让笔触与发展同步,让话筒与人民同声,让镜头与时代同行。

新的一年,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让宣城故事传播得更广、让宣城声音更嘹亮,把全市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持续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宣城日报记者 顾维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