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如鉤漫談聖教序鉤畫筆法


冷月如鉤

漫談聖教序鉤畫筆法

趙國俊

序言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節選自李白《俠客行》。

詩人李白藉此詩抒發了他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嚮往。世人皆知李白號稱詩仙,卻鮮有人知其亦為劍客大俠,並有書作據傳傳世。正如世人皆知王羲之號稱書聖,卻鮮有人知其亦為朝廷將軍一般。我們往往知道事情的一方面,卻不知事情的另一面。正如知道鉤畫分橫斜豎之分,然王羲之如何去藝術表現卻所知寥寥。那我們就一起去探尋一番聖教序的鉤畫筆法吧。

一、橫鉤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出自清末民族英雄林則徐題於書室的八字聯。

"容"的本義即"容納"。在這裡是比喻像大海一樣的寬廣胸襟。林則徐眾人皆知為民族英雄,恐不知其書法也是法度森嚴。學習書法就是要虛懷若谷,臨帖讀帖悟帖,要有大海般的胸懷,才能取得非凡成就。這裡的"容"字中間寶蓋頭有一個橫鉤,我們來看,這一鉤折鋒用力,鉤向腹心,鉤外圍角分明,整個橫鉤涵蓋下方。見下圖(左為原帖輪廓,右為作者臨寫,下同)。

冷月如鉤漫談聖教序鉤畫筆法

左為原帖輪廓,右為作者臨寫


二、豎鉤

"大江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語見蘇軾《赤壁懷古》。

蘇軾為千百年來集詩詞書畫文章大成者第一人,書法水平為宋朝第一,《寒食帖》被後人尊為天下第三行書。如此風流之人雖隨大江東去,但其文化成就卻千古流芳。即便如此蘇軾也是王羲之書法堅定追隨者,聖教序推測也應臨寫過。我們看這"東"字中間豎鉤。帶鋒向下行筆,至末端稍停微向左轉筆,順勢挑出出鉤,鉤尖朝左上。整個豎鉤氣宇軒昂,恰似風流人物。(見下圖)

冷月如鉤漫談聖教序鉤畫筆法

左為原帖輪廓,右為作者臨寫


三、左平鉤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語見杜甫《登高》。

詩聖杜甫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世人所不知狂放不羈的一面。雖不見杜甫有何書法傳世,想詩聖也曾在長安停留十年,雖然不似李白一樣結交權貴,但作為想考取功名的文化人,聖教序碑也應是目睹留意過的。這裡選取登高詩句,就是想說明學書猶如登高。越是學習深入越是能體會到書法的無限風光。

選取詩中"木"字在聖教序中的中間為豎鉤,但是其鉤的上沿橫平,故稱左平鉤。(見下圖)。這裡的左平鉤其實也屬於豎鉤的一種變身。

冷月如鉤漫談聖教序鉤畫筆法

左為原帖輪廓,右為作者臨寫


四、圓曲鉤

"雪淨牧馬還,月明間。借問何處落,風吹一夜滿。"語見高適《塞上聽吹笛》 。

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據查曾遊歷長安,後到過、盧龍一帶,與、結交。其詩直抒胸臆,不尚雕飾,大多寫生活。

學習書法就是要有一股進取精神,給人以力量。我們看詩中"淨"字在聖教序中最後一筆鉤的寫法,至末端提筆起鉤,其形圓曲。不似豎鉤和左平鉤般銳利。

冷月如鉤漫談聖教序鉤畫筆法

左為原帖輪廓,右為作者臨寫


五、橫折鉤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見李商隱《夜雨寄北》。

李商隱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這篇愛情詩至情至性之所以打動讀者。就是因為他雖生活在社會底層,但卻具有赤子之心,熱愛生活,品格高尚,才創作出反映社會主流與本質的至情至性的作品。當然品格低劣的人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格調高尚感人肺腑的作品。就如"字如其人"一般,人品太差,字亦受其所累,宋朝大奸臣蔡京就是典型。

我們看詩中"燭"字,右邊橫折鉤在聖教序中提筆拐彎下行,挺而後挑出鉤。鉤銳利。

冷月如鉤漫談聖教序鉤畫筆法

左為原帖輪廓,右為作者臨寫


六、橫折右斜鉤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見孟郊《登科後》。

好一個春風得意,這首詩把書生金榜題名後心中得意之情寫的淋漓盡致。我們學習書法的道路上,難免有失落,有傷感。但是當你取得突破後,這種春風得意的心情自然會掛在臉上,樂在心頭。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們看詩中"風"字,第二筆橫折右斜鉤在聖教序中橫折拐彎提筆一頓,順勢斜出,筆送到底,鉤飽滿。

冷月如鉤漫談聖教序鉤畫筆法

左為原帖輪廓,右為作者臨寫


七、斜鉤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節選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一代偉人這首詞激勵了多少風華正茂的少年,每讀此詞頓覺豪氣干雲。再苦再累都覺得不是什麼事,何況學習書法?

我們看詞中"茂"字在聖教序中鉤的寫法,落筆稍輕,提筆做鉤,夠短有力。

冷月如鉤漫談聖教序鉤畫筆法

左為原帖輪廓,右為作者臨寫


八、豎彎鉤

"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見陸游《遊山西村》

我最喜歡此詩頷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表面上描繪了山環水繞,草木自漸濃郁,蜿蜒的山徑也越來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無路可走之際,突然看見綠柳飄飄,花團錦簇,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本聯富深刻的哲理於自然景物的描繪中,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蘊含希望。

學習書法何嘗不是如此,在學習不得法之際,若能有幸看見筆者此文是否有柳暗花明感覺?但願如此!

我們看此詩"花"字,在聖教序中轉角帶圓,鉤需停而後挑,行筆較快。

冷月如鉤漫談聖教序鉤畫筆法

左為原帖輪廓,右為作者臨寫


九、臥心鉤

"君不見割身痛也忍,飢也忍,胯下辱也忍,單衣寒也忍,師德羞也忍,不疑誣金欺也忍,九世百般忍。"節選唐寅《百忍歌》。

世人都說唐伯虎風流倜儻,可誰知他科試卻被入獄,嚐盡人間冷暖,為了激勵自己故而做了這首詩。人生的境遇各不相同,面對世事難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強大自己。學書如做人,這也是本文之所以不同一般純粹的教科書,看似東拉西扯,談詩論人事,卻也是費盡心機,惟願有心讀者意會。

我們看"忍"字在聖教序中如何寫臥心鉤,起筆由輕而重,向腹心左上出鉤。

冷月如鉤漫談聖教序鉤畫筆法

左為原帖輪廓,右為作者臨寫


結語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後唐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詞帝李煜前半生詞風醉生夢死,亡國被軟禁後詞風大變,這首詞作者雖同情亡國之君所述亡國之痛,但卻欣賞的是這一句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月如鉤,鉤如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