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观察:“老无所养”背后,孝文化式微

2300多年前,孟子提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以孝悌之义教导子女敬老爱老,奉养老人,这是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养老观,历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然而,春节期间,在与亲朋好友的闲聊中,在与街坊邻里的交流中,记者对家乡“老无所养”问题深感忧心。/<font>

农村养老是个老话题,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原因,不少媒体学者都进行过披露与剖析。通过对家乡多年的观察,记者发现,“老无所养”除凸显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完善外,其另一深层原因是孝文化在农村日渐式微。/<font>

农村老人:不能停止的奉献/<font>

在记者的家乡,老人们常说:“父母就像套磨的驴,只要活一天,就得拉磨转一天,哪天转不动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话听着很心酸,但基本道出了大多数农民的人生轨迹。年轻时候为了子女拼命干,到了老年,但凡无痛无病,能走能动,就得继续奉献,既是家族繁衍发展的需要,也是生存现实的选择。农民没有退休金,也就没有可能去专业养老机构安度晚年,老了唯一能指靠的就是孩子,尤其是儿子。如果没有不遗余力的付出,他们担心子女会心存怨怼,自己的晚景将很凄凉。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农村姑娘们的择偶标准有了新内容:公婆身体健康的家庭更有优势。/<font>

邻居家的儿媳妇小丽对自己的选择就比较满意。6年前她嫁给了邻居家的独生子,邻居两口子不到五十岁,身体健康,男主人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条件在村里属于中等水平。小丽过门后,第二年生下了一个男孩,直接留给婆婆照顾,自己则和丈夫去了福建打工,所以在和周围年纪相仿的小媳妇们闲聊时,她总会庆幸自己有眼光,公婆还年轻力壮,可以帮着带孩子,自己和丈夫在外面可以放心挣钱,日子既轻松又快活。她甚至讽刺同村另一位小媳妇说:“真不知你看中了他家哪一点,家里公婆都是快七十的老人,孩子也给你带不了,钱也没法出去挣,而且马上就啥都干不了了,以后有你苦的时候!” /<font>

小丽的想法在村里很有代表性。父亲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实际,尤其是姑娘家找对象,不仅看经济条件,还要看公婆身体情况。所以算起来,农民这辈子,只要能干动,你就得尽己所能帮衬子孙,那时候还有点话语权,等到年老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得听天由命了,命好的话,儿子媳妇能给你端口吃喝,命不好,那就难说了。/<font>

儿女不孝,谁能奈其何?/<font>

少时的一个夏天傍晚,记者本家的一个大伯,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找来,哭诉儿媳不让他吃饭,“刚开始,我去灶房盛汤,找不到馍,我就只喝了碗汤,谁知道这两天,我再去盛汤,媳妇直接上来夺我的碗,不给吃,这都饿了一天了。”族伯泪水涟涟,接过记者盛来的饭菜边狼吞虎咽,边哭求记者的二伯为他主持公道。/<font>

二伯是个很刚正的人,在家族中比较有威望,早些年族人嫁娶、分家等,基本都要请他到场,可慢慢地,二伯说的话没有以前那么管用了,族里的事也很少找他了。即便如此,在听了族伯的哭诉后,二伯还是去了族伯家问根由。族伯的儿媳得知二伯来意,不仅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还指骂二伯多管闲事。二伯的介入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让族伯境遇越来越糟糕了。二伯明白这事自己管不了,在族伯第二次找到家里来时,只好建议他到法院起诉。当时在记者看来,绝望无助的族伯只有这条路可走了,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记者大感意外。/<font>

那是在二伯去了族伯家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记者和小伙伴们在街上玩耍,突然听到一阵由远及近的警车鸣笛声,同在一起纳凉的人笑着打趣族伯说,听听,警车来了,说不定就是抓你儿子儿媳妇的,看他们还敢不敢不给你饭吃!族伯一听,立马站起来,拐杖也不要了,一路小跑回去通知儿子儿媳。族伯的举动,让人既无奈又同情,也许这是村里大多数老人的真实心理反应吧,对不孝儿女既恨又爱的矛盾和纠结。/<font>

二伯听说后,怅然地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现在不像以前了,以前儿孙不孝有族规整治,可现在都是各过各的,谁听你的?虽说法律管得了,可为人父母的,谁能忍得下心真去告?”/<font>

旧的家族宗法制度被打破,现行法律规章难以发挥作用,新的道德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势下,不孝子女在经受不痛不痒的舆论谴责后,依然可以我行我素,而老人只能沉默忍受,久而久之,孝文化传承不利,农村和谐受到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农村如何实现以德治教化村民事孝,值得思考。/<font>

孝与不孝 家风很关键/<font>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每次回家过年,除了听说一些极端的个例,更让人欣慰的是那些躬亲行孝的故事。自小生长在村里的记者发现,这些故事中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着良好的家规家风。正是由于家风严正,他们养育的孩子,娶进的儿媳,才会明事理,懂孝道,并将这个优良的传统美德代代传递下去。 /<font>

大年三十晚上,李忠辉和侄女正忙着包饺子,侄女负责包,老人负责擀皮,爷俩有说有笑的。83岁的李忠辉对现今的日子很满意,拉着记者让看放在客厅正中的新彩电,乐呵呵地说:“39寸的,晚上等着看春节晚会了!”早年间李忠辉为了拉扯几个年幼的弟妹,错过了婚育年龄,如今老人虽然无儿无女,但并没有为当年的选择后悔。他告诉记者,侄女怕他孤单,专门来陪他吃年夜饭,还特意给他买了台大彩电,侄儿每年打工回家,都要给老人带点香烟,给点零用钱,有这么孝顺的侄儿侄女,李忠辉很知足。村里人说,李忠辉的弟媳就是个贤惠人,公爹卧床不起,儿媳不嫌脏不怕累,前后照顾了一年多,是村里人眼中的模范儿媳,所以,她教育的子女怎能不孝顺?/<font>

李玉良以前是村里的会计,老人见过一些世面,所以对几个孩子的教育也与村里其他人不同,李玉良的母亲在世时,妻子尽心侍奉,直到老人离世。言传身教,几个儿女都承继了良好的家风,李玉良和妻子相继生病卧床时,几个子女商量一番,带着老人去省会医院找专家会诊,最小的儿媳辞掉了外面的工作,专职守在病床前,直至二老过世。左邻右舍谁不夸赞?/<font>

孝文化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真心希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春风中,孝文化在家乡能够得以广泛弘扬和传承,劳碌一生的老人们老有所养,尽享天伦,乡亲们过上物质充裕、老慈幼孝的美好生活。(文中出现的人名均为化名)

/<font>

/<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