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愛心爸媽多年溫暖千名孤貧兒童

在首府,有這樣一群爸媽,他們長期關愛著1000多名孤貧兒童,呵護著孩子們的成長。多年來,孩子們深深愛著這些沒有血緣關係的爸媽,在溫暖中,漸漸長大。這些爸媽就是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近百名志願者爸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後,孩子們在思念中,見到了快兩個月未見到的愛心爸媽,甚是激動。

百名爱心爸妈多年温暖千名孤贫儿童

強強緊緊摟住劉媽媽的腰

10張愛心桌

3月28日8時許,20位愛心志願者爸媽來到新城區一家美容美髮機構,從鼓鼓的包中掏出扳手、螺絲刀,開始拆卸10張課桌。一個小時後,拆卸後的桌板被抬到樓下,集中分類清點,將每一個小螺絲用膠帶紙粘在桌板上……準備出發,爸媽們要按照計劃把課桌送到10戶孩子家裡。

幾天前,愛心媽媽劉玉敏得知這家美容機構要捐贈10張愛心課桌,趕緊召集了20多位志願者去取。

“我們在陪伴孩子們的過程中,隨時會發現孩子們生活中遇見的各種困難以及心理上的問題,蒐集和集中解決這些問題就是需要我們做的!”劉玉敏笑著對記者說,她曾是一名小學校長,為了持續照顧和關注這些孩子,她申請了提前退休。從2014年開始,她開始帶著身邊的人做志願者。5年了,孩子們已經把他們當成最親密的人。

郭媽媽囑咐孩子們好好學習

11時許,記者跟隨劉玉敏的隊伍來到回民區一間小平房,看望兩個叫文華、文娟的孩子。

風很大,車剛剛停下,文華和文娟沒有穿棉衣就迎出門。她們的父親穿著一個露腰的夾克大步流星出來,呵呵笑著,搬起桌板往回走,母親跟著在身後,搖著頭,絮絮叨叨地說著話。

百名爱心爸妈多年温暖千名孤贫儿童

郭媽媽和文華說著悄悄話

愛心媽媽郭連娣說,兩個孩子都上初中了,孩子母親精神不正常,經常跑出去不回家,父親較母親好一點,打零工收入微薄。一家本是烏蘭察布人,僅在呼和浩特有戶口,屬於典型的城市無房無業戶,志願者們已經關注了多年。他們的房子是孩子們上初中後,志願者們幫忙給租的。

推開厚厚的門簾,一股濃烈的煤煙味撲鼻而來。20多平方米的屋子被藍色的煤煙籠罩,孩子們沒有課桌,常年在飯桌上寫作業。文華的父親很開心,邀請大家進屋。隨後,他打開爐子,端來一碗饅頭,一邊說:“外面冷的,快進屋,我給烤個熱饅頭。”

大家趕緊安裝桌子,一位愛心寶貝把一本《希臘神話》的書送給了文華、文娟。屋子裡煤煙味重,郭連娣多次囑咐兩個孩子一定要定時通風。臨走時,郭連娣囑咐孩子們:“學習是你們改變命運的機會,一定要努力,寶貝們!讓郭媽媽放心。”隨後,她把500元錢塞進孩子手裡。兩個孩子沉默了很久,使勁地點頭。郭連娣說,孩子們都大了,不像小時候那樣活潑了,烤饅頭已經是她家最好的零食了。

百名爱心爸妈多年温暖千名孤贫儿童

愛心爸媽拆卸桌子

見到愛心爸媽強強激動不已

上車後,已經快到中午,愛心爸媽們繼續趕路,去看望武川縣6歲的男孩強強。強強在武川縣第五小學讀書,是個遺腹子,父親車禍去世,母親在他7個月的時候離開家,再也沒有回來。他是奶奶一手帶大的,奶奶今年75歲了。

路上,一位姓張的愛心爸爸笑著說:“其實很慚愧,我實在太忙,好久不來看強強了,這孩子特別聰明,也想我,就用奶奶的手機給我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過來,我也想這小傢伙了。”

劉玉敏笑著對記者說:“你一會就知道了,看看強強對我們的感情吧!”

車停下後,張爸爸忙著搬桌板。剛進院子,劉玉敏喊了一聲“強強”,一個小男孩從屋裡飛跑出來,在劉爸爸身邊停頓了一下,然後一頭扎進劉玉敏的懷裡,緊緊摟住劉媽媽的腰……

強強很機靈,抱過劉玉敏後,跑出屋去,幫著張爸爸搬桌板,他很有力氣,熟練地把一塊大過他的板子放在背上,彎著腰進屋,隨後看見張爸爸組裝桌子,他在一旁遞工具。

桌上,放著強強剛剛吃完的方便麵碗,爐子上還熱著半鍋小米粥。奶奶老了,這也是家裡的便飯。

強強很開心,拿出假期作業給劉媽媽看,奶奶在一邊兒嘀咕:“哎!孩子大了,現在根本不聽我的話,這回你爸媽來了,管一管吧!”

百名爱心爸妈多年温暖千名孤贫儿童

強強把一塊桌板扛在背上

劉玉敏笑著問:“強強怎麼不聽奶奶的話了?”強強說,因為奶奶不讓看堂姐的手機,還很嘮叨。劉玉敏耐心指出作業中的錯誤,誇了強強認真改錯的態度,獎勵給他一袋子學習用具、一套繪本,和一大袋子好吃的水果。強強拿著其中的一個拼裝玩具玩兒起來,愛不釋手。

好一陣兒,強強得知愛心爸媽要走,有點懵,他拿起書讀起了繪本故事。劉媽媽摟著強強囑咐:“一定要聽奶奶的話,必須好好學習!有事兒就打電話!”

在大門外,張爸爸上車時,拿出500元錢塞給強強。強強頓了一下,不知道說什麼,他戀戀不捨地看著爸爸媽媽。

車開出很遠,強強和奶奶還站在門口。

百名爱心爸妈多年温暖千名孤贫儿童

強強幫張爸爸組裝桌子

劉玉敏流下眼淚,她說:“我第一次抱著他時,他還光著屁股,才1歲多,他把我當成自己的媽媽。那種感情說不清楚,後來很多人問我為什麼申請退休,我想這就是原因,為了能多看他們幾次,多照顧他們一些。”

孩子們在關愛中成長

記得強強小的時候,張爸爸有一次跟他聊天問:“強強,你的理想是什麼,你長了幹什麼呀?”強強很懵,想了想說:“打工。”張爸爸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就逗著說:“那你長大了,喜歡幹什麼工作,咋才能娶個漂亮的媳婦呀?”強強想了想說:“打工。”張爸爸沉默了。

2018年,劉玉敏受北京紅十字會等單位邀請,領著5個孩子去北京。孩子們第一次去了故宮、天安門、清華大學——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

在清華大學校園裡,聽著領隊的工作人員講著大學的精彩,強強很激動,當場和另外4個小夥伴宣佈:“我們幾個以後都要上這個大學。”那一刻,劉媽媽笑得很開心。

現在,強強有了很多理想,經常變,但是再沒有說要打工,他最近的理想是一名航天員。

“這些孩子的家庭都很不幸,經濟上相對貧困,可他們更需要的是長期的愛和關注。有了愛,孩子們的心是暖的,他們會健康的長起來!”這也是劉玉敏堅持關愛孩子們的原因。

從武川回來已經是下午了,有其他愛心媽媽告訴記者,劉玉敏又和其他人去了兩戶孩子的家裡。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她經常這樣,非常累,週六日基本不休息。他們當天去了9個家庭,給的錢都是愛心爸媽們自己的錢。

目前,愛心爸媽近百人的隊伍需要不斷擴大,劉玉敏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其中。(文·攝影/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郝少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