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社交恐惧症”?多半“焦点效应”作祟,家长试试这几招

小朋友在成长中会有不同的发展时期,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一段时期中会处于一种比较外向的状态,家长会看到孩子比较不怕生,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短时间就可以一起玩的很开心,属于自来熟的阶段。

但是过了这一时期后会迎来孩子心理的转型期,这个时候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好像比较抵触接触外界,也不像原来喜欢找小朋友玩了。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表示:“孩子内心深处积攒的焦虑,即便不说,也一定会通过其他异常行为,向父母发出求救信号”。

孩子出现种种特别的状况时家长要特别提起注意,如果我们从表面现象来剖析,大多数孩子发生的这种行为是属于“社交恐惧症”。

孩子出现“社交恐惧症”?多半“焦点效应”作祟,家长试试这几招

社交恐惧症其实顾名思义,是在社交的时候出现一些不良的状况,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情绪比较抵触且十分被动。在表现症状上大概有以下几种:

1.孩子不愿意和陌生人交流

比如带孩子出门参加聚会,孩子总是喜欢冷僻的坐在一边,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如果是在有认识小朋友的情况下,只会跟认识的小朋友一起,对陌生人会选择性的躲避,不愿意拓宽交小朋友圈子。

2.喜欢独处,不爱出门

社交恐惧的孩子不喜外界的事物,喜欢自己一人独处的世界。因为对外交流上孩子缺乏一定的自信,不如与自己相处最为简单舒服。其实最大的因素是心中的害怕与逃避。

3.不爱与他人分享

我们可以理解因为处于自己的空间中,孩子会不喜与他们一起分享,因为这样的方式孩子不会觉得费力,分享是需要一定的交流和勇气的,而这正是社交恐惧中的孩子所欠缺的。

孩子出现“社交恐惧症”?多半“焦点效应”作祟,家长试试这几招

社交恐惧的小朋友其实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和焦虑,因为孩子的心理正在处于一个转型期,孩子也在适应自己心理带来的变化和成长。

这个时期的家长要学会多多鼓励孩子,带给他们勇气,以及多带孩子一起出门,尝试着做社交的开端,等度过这个转型期后,孩子自然会慢慢的开朗起来。

但是也有这样一起事件,邻居妈妈说自己的女儿突然之间对自己说不想去上学,孩子在这之前一直是十分优秀且外向活泼的,一夜之间转了性格。后来问起原因时,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学校的同学嘲笑她体育跑步的时候跑的慢让孩子受挫,导致了后面的性格出现自闭不愿意与外界交流。

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家长就不要只从“社交恐惧”上找原因和方法了,因为这是由于“焦点效应”引起的。

“焦点效应”是更深层次的一种社交问题,用落地的话去解释就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高估了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和关注。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

孩子出现“社交恐惧症”?多半“焦点效应”作祟,家长试试这几招

“焦点效应”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因为想要得到更高的外界评价和关注,所以做事十分的努力和认真,但是由于心理建设还未做好,承受力不够,一旦外界带来的反馈不像心中所想那样,就会出现烦躁、焦虑和自卑的心理状态。

所以孩子之后出现不愿意与人沟通,性格突然之间扭转都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那在解决问题上,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1.家长要多关注,多沟通

赫兹里特曾说,“谈话的艺术是听和被听的艺术”。

家长要时常注意孩子的举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的与孩子沟通。但是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方法,耐心的聆听和宽容的接受是根本,之后才能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出现“社交恐惧症”?多半“焦点效应”作祟,家长试试这几招

2.帮助孩子要敢于面对

“焦点效应”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因为外界的批判而出现对自己内心的怀疑和失落,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正面那些不好的声音,勇敢的对待自己不美好的一面,这会让孩子内心更加的刚强,也会帮助孩子重拾信心。

华福那格曾经说过,“勇气是一个人处于逆境中的光明”

能够一点点培养起孩子的勇气,在未来遇到挫折时才能坦然面对。在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足时,家长也可以用一些小故事来感染孩子,我们可以讲讲一些伟大的人物在小的时候也不是各方面都十分优异的。

像爱因斯坦小的时候非常的内向很多小朋友都觉得他有智力障碍但是后来却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丘吉尔小时候是学校里有名的淘气包,但是后来也成了20世纪重要的政治家。

从一些实例帮助孩子理解,就算是有一点毛病也妨碍不了未来的成长。

孩子出现“社交恐惧症”?多半“焦点效应”作祟,家长试试这几招

3.鼓励孩子多尝试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只会去做他们擅长的事,因为做擅长的会得到更多的表扬,但是家长在后期的培养中,要让孩子去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甚至出丑也没有关系。

打个简单的比喻,如果女孩子在生活中一向是爱穿休闲装和裤装的,那么家长可以在逛商场的时候尝试让孩子试一试淑女装和裙装,这会打破孩子心中的舒适圈,在孩子产生怀疑和纠结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鼓励。

可以自己先夸一夸孩子穿上去很漂亮,让孩子适应周围不适的眼光,这样第一步没有被人嘲笑后,后面不断的尝试就更加容易了。

孩子出现“社交恐惧症”?多半“焦点效应”作祟,家长试试这几招

除此之外,家长不要把目光故意的盯在孩子身上,这样孩子在尝试后也会感到十分的不适,同时还要引导孩子不要太过于在乎外人的眼光和态度,自己保持自信拥有自己的信奉准则才是最重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书中曾写到过: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在灵敏心思的孩子身上,伴有家长的鼓励于支持才能让孩子拥抱更好的事物。勇于踏足外界,勇于直面自己,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这些美好的品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