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數據對A股影響有限

本報記者 張煒

國家統計局4月17日公佈,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當日,上證指數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0.66%、0.62%,北向資金淨買入86.24億元。

A股面對一季度GDP數據表現得波瀾不驚,主要是市場對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滑已有預期。一季度經濟下滑在A股上市公司層面有所反映。截至4月15日,共有16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440多家首虧,240多家續虧,預喜僅佔三成。

受疫情影響,部分績優股一季度業績下滑甚至虧損。例如,格力電器因空調行業終端市場銷售、安裝活動幾乎無法開展,預計一季度盈利同比下降70%至77%。不過,一季報業績下滑的預告對部分績優股的影響有限,格力電器、深圳機場、華新水泥等4月以來股價上漲。

經歷3月震盪回落後,A股4月以來行情轉暖。一方面,外部衝擊減弱。受到政策利好的刺激,美股已由技術性熊市轉入技術性牛市。當地時間4月17日收盤,道瓊斯指數較3月下旬的低點累計反彈30%以上。歐洲股市也普遍反彈,德國、法國、意大利主要股指均反彈超過20%。隨著國際投資者信心有所修復,北向資金重新流入A股。上週,A股雖只有4個交易日,但北向資金淨買入300.21億元,創歷史第四大單週淨買入。4月以來,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達458.66億元。

另一方面,市場普遍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植信投資研究院分析稱,預計下階段國內將繼續通過系列措施推動復工復產提速,而提振內需、激活國內市場活力是重點;與此同時,再配合更加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和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的共同作用,預計二季度GDP增速明顯反彈,且反彈趨勢有望在下半年延續。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表示,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和擴內需措施的落地,未來整體需求有望延續回升勢頭。預計二季度生產、消費、投資增長都將持續加快,經濟有望趨勢性改善到正增長。全年經濟增長前低後高,外需將是最大不確定因素。在樂觀情景下,外需恢復疊加國內積極政策見效,二季度經濟將很快恢復到5%至6%的正常水平,三、四季度可能加快到7%以上,全年經濟增長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A股自疫情發生以來表現出較強的抗風險韌性,波動幅度明顯小於境外股市。一季度,道瓊斯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日經225指數分別累計下跌23.2%、24.8%、20.04%,而上證指數下跌9.83%,創業板指上漲4.10%。這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吸引場外資金入市。中國結算4月1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證券市場合計新增投資者189.12萬,環比增長111.21%,單月新增時隔8個月再現超百萬,也是2019年3月以來新高。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當日指出,與全球股票市場表現相比,中國股票市場波動還是相對小的。中國的市場不論從直接投資的角度、債券投資的角度還是股票投資的角度,對境外投資者還是有很強的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