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北京29軍的抗戰真像:主動避戰,導致大片國土淪喪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抗戰時期發生在華北地區的故事。


1937年北京29軍的抗戰真像:主動避戰,導致大片國土淪喪

宋哲元


我想熟悉近代史的朋友都會對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和29軍的奮勇抗戰、打響抗戰第一槍的事情印象深刻。這支部隊是以前馮玉祥麾下的西北軍,在1937年時屬於宋哲元麾下。但是抗戰故事卻並非如大家想象般那樣美好。29軍在和敵人交火後不久即全線撤退,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華北地區包括河北在內的大片國土淪陷。


1937年北京29軍的抗戰真像:主動避戰,導致大片國土淪喪

出自29軍的趙登禹烈士


七七事變前夕,日軍在平津地帶的駐軍攏共有4.5萬人,對比起來國民黨政府軍在此地可動用的多達10萬人,兵力比為2.22:1,彼時日軍國內的五個師團還沒有到達中國。此時日軍侵略已是事實,如果中國軍隊組織作戰,給予敵人重大殺傷,那抗戰初期戰局就是另一種結果。但是此時的宋哲元卻按命令主動避戰,在不久後即率部南撤。


在七七事變前夕,宋哲元等29軍高層挪用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撥給的50萬元國防工事修築費, 連北平城內臨時趕築的沙袋街壘也在宋哲元到北平後為了討好日軍也下令一律拆除了。當時作戰中,除了吉星文所部在長辛店到盧溝橋一線構築了野戰土木防禦工事外,其他部隊基本沒有動靜。


1937年北京29軍的抗戰真像:主動避戰,導致大片國土淪喪

吉星文


所以在日軍7月27日日軍在北平北郊、東郊發起進攻後, 宋哲元口頭上說固守北平, 併成立了城防司令部,但這也不過是虛應蔣介石給他下達的固守3日待援毋退的命令而已。28日夜,北平的29軍即開始向河北保定南撤,而在天津的29軍38師也奉命南撤。


這也是為啥在表現七七事變的影視劇中,基本未看到29軍大規模和日軍作戰的原因。當時的國民政府尚處在舉棋不定的決定中,是戰是和也不好做決定。而宋哲元主動避戰尋求保存實力,終於讓平津淪陷。


1937年北京29軍的抗戰真像:主動避戰,導致大片國土淪喪

表現長城抗戰的圖畫


儘管29軍在早期的長城抗戰中表現出色,後來又在察哈爾等地駐防,但是在平津抗戰中的表現卻是避戰。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為日軍持續南下,導致河北境內的國土淪喪開了惡例。特別是在日軍節節南下之際,不少縣區幾乎沒有抵抗即發生了縣長逃跑無人領導的情況。


而且29軍在嗣後不久即被國民黨政府擴編為了第一集團軍,原來的師擴編為軍,仍由宋哲元出任總司令。但是不久後,第一集團將被劃歸到馮玉祥的第六戰區指揮,宋哲元的權力等於被架空。但是馮玉祥和部下隔閡太深也指揮不動這些部隊。


1937年北京29軍的抗戰真像:主動避戰,導致大片國土淪喪

抗戰時期的29軍


宋哲元嗣後稱病不出,後於1940年病故。宋哲元有舊軍人自保實力的一面,但他畢竟沒有投敵還有過早年領導抗戰的精彩戰例。所以國共雙方都很給這位總司令面子,大家都送了花圈或輓聯。後來,出自29軍的河北籍將領何基灃、張克俠等在淮海戰場起義,投奔人民軍隊的懷抱,當然,這些就都是後話了。


1937年北京29軍的抗戰真像:主動避戰,導致大片國土淪喪

張克俠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