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的“國寶”,稀世珍品,曾一度被用作餵雞的瓷碗

中國人的勤勞和智慧是世人皆知的,在中國輝煌的歷史長河中,手工藝製作曾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一度創造出了讓世界為之驚歎的工藝品。雖然現在科技如此發達,但是祖宗所留下的很多手工藝產品,我們都無法重新制作。比如說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秦朝的兵馬桶,宋朝的瓷器等等,這些都難以複製。

委屈的“國寶”,稀世珍品,曾一度被用作餵雞的瓷碗

有些古董在歷史的長河中,由於各種原因流落到了民間。民間這些人並不知道這些古董的價值。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件十分珍貴的瓷器,早年間就曾流落在農村,被當作餵雞的破碗。本該珍藏在博物館的瓷器,卻被長時間放在雞圈裡盛雞的食物和水。

在上個世紀曾經有一段時間,國家號召民間將自己收藏的文物古玩上交國家,當然國家也會拿出一定的金額來購買。當然也有的人奉獻精神比較強,將自己收藏的文物無償捐贈給國家。

委屈的“國寶”,稀世珍品,曾一度被用作餵雞的瓷碗

有一位農村老人,家中有一個祖上就在用的餵雞的瓷碗,他聽別人說這可能是件文物,勸她響應號召,將這個瓷碗上交。老太太思想還是比較積極的,就將瓷碗交給了當地的文物部門。

當文物部門的專家剛開始見到這隻碗時並沒有十分在意,因為這個瓷碗已經在雞圈裡放過很長時間了,雖然老人簡單擦拭了一下,但上面還是留下了很多汙漬,而且因為是餵雞的瓷碗,平時自然也不知道珍惜,碗身上也有一些劃痕。

委屈的“國寶”,稀世珍品,曾一度被用作餵雞的瓷碗

工作人員經過初步的堅定以後,認為這是一隻明朝時期的瓷器。後來專家商量之後,拿出80元來購買這個瓷碗。80塊錢在今天看來不算什麼,但是在七八十年代,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鉅款呢,老人自然十分高興,也十分痛快地把這個瓷碗交給了國家。

後來專家對上交的這些文物再次進行了仔細地梳理和校對,這個原來餵雞的瓷碗再次進入專家的眼簾。經過認真地鑑定和分析討論之後,專家一致認為,這是瓷器中的極品灑藍釉。瓷器不僅僅確實是明朝的,而且還是出自景德鎮的名貴瓷器。這種灑藍釉瓷器可謂是國寶了,它到底有多珍貴呢?很多人將它比作瓷器中的大熊貓,可見他在瓷器當中的地位。

委屈的“國寶”,稀世珍品,曾一度被用作餵雞的瓷碗

這種灑藍釉之所以如此珍貴,主要是因為他的製作工藝異常複雜,從原料到成品中間要經過非異常繁瑣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即使經過這些複雜的程序,最後也不一定能成功。其中最難的部分,是在原始瓷器上附上青釉渲染,這個過程最難,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所以這種珍貴的瓷器,也只有皇親國戚才能夠用得起。

專家進一步推測,這隻餵雞的瓷碗,以前就是明朝皇帝所用,但可不是用來吃飯的,很有可能是皇帝用來擲骰子玩耍的,因為明朝的皇帝會玩兒的實在是太多了。至於後來為何流落到民間成為餵雞的瓷碗,那就不得而知了,因為中間經歷了太多的戰亂。

委屈的“國寶”,稀世珍品,曾一度被用作餵雞的瓷碗

這些瓷器是很難模仿的,因為即使是在手工藝還算比較發達的清朝,都難以仿製出這種灑藍釉瓷器,更何況是現在。由於由於這種瓷器十分寶貴,早就被國家列為一級文物,被妥善保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