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的今天——陕西省临潼农民发现兵马俑

1974年3月29日,陕西临潼县宴寨乡西扬村的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后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1976年通过钻探,在此坑的北侧20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把它们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俑群,也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宝,1987年就与秦始皇陵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地理上的今天——陕西省临潼农民发现兵马俑


考古工作者在地宫周围打了两百多个探洞,只发现了2个盗洞,一个在陵东北,一个在陵西侧,盗洞直径约 90厘米,深达9米,但离陵中心还差250米,都没进入地宫。这两个盗洞部己被探埋地层之中,表面完全看不出来了。至于封土层,除当年国民党军队留下的几个战壕外基本完整。考古工作者还用先进的仪器探测到地下确有大量的水银和金属存在。


地理上的今天——陕西省临潼农民发现兵马俑


地理上的今天——陕西省临潼农民发现兵马俑


地理上的今天——陕西省临潼农民发现兵马俑


根据封土层未被掘动、地宫宫墙无破坏痕迹以及地宫中水银有规律分布等情况,可以得出地宫基本完好、末遭严重破坏和盗掘的结论。班固、郦道元所说的项羽掘墓、地宫失火之说是不可靠的。据估计,当年项羽盗毁的可能是陵园的附属建筑。

(声明:地理上的今天系列内容素材来自网络,如果涉及到相关人员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