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全文不到八萬字,寫盡生活的美好與殘酷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威爾·史密斯飾演的男主克里斯曾對自己的兒子講過這樣一段話,他說:

“別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全文不到八萬字,寫盡生活的美好與殘酷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這是整部影片中,最被人譽為經典的一幕。因為它道出了實現夢想的不二法門,那就是努力與堅持。電影最後以克里斯成功進入夢寐以求的公司作結,無形中鼓勵了每一個心懷夢想的平凡大眾。

但是,也有太多的人最終在前行的道路上潦草收場。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一本關於夢想破滅的書——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的《人鼠之間》。

這部不到八萬字的小說以其獨特的思想與文筆斬獲196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書中以約翰·斯坦貝克的家鄉薩利納斯為背景,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流浪工人喬治和倫尼金子般的友誼,以及二人共同追逐理想直至理想破滅的故事。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全文不到八萬字,寫盡生活的美好與殘酷

讀客版《人鼠之間》

比起成功,或許失敗才是最有效的強心劑,也更能讓人清醒。


以外在約束維繫的夢想,不堪一擊

在農場工人們眼中,喬治和倫尼就是兩個截然相反的人。喬治個子較小、五官分明、眼神銳利、身體靈活,而倫尼則高大魁梧,但五官不明顯、眼神黯淡,走起路來也像一隻熊。

姑媽克萊拉去世後,倫尼便跟著喬治開始流浪,兩個人以去農場出賣苦力為生。但倫尼卻經常闖禍,他喜歡摸一切柔軟的東西,常常因為自己的力大無比不懂得控制,無意間害死小動物,例如老鼠、小狗。

嚴重的時候,倫尼甚至嚇壞了女孩子。在“野草鎮”的時候,倫尼就因為一直摸一個女孩子的紅色衣服而被對方扣上了非禮的罪名,以致喬治不得不帶著倫尼去新農場找工作。

只有喬治明白倫尼做錯事是因為腦子不清楚,並沒有故意傷害他人的惡意。所以,喬治總是一邊大吼倫尼是個煩人的討厭鬼,一邊不厭其煩的告誡對方哪些事不能做。

而倫尼也只聽喬治的話,他只在乎喬治這一個人。倫尼最開心的事就是讓喬治講述兩個人的夢想,等存夠了錢,他們就可以買一棟小房子,買幾畝地,買一頭牛,幾頭豬,養兔子,建一個菜園子。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全文不到八萬字,寫盡生活的美好與殘酷

喬治和倫尼相信他們是不同於其他在農場打工的工人的,因為他們有前途,有未來,可以互相說出心裡話,互相關懷。其他工人沒人管,他們不一樣,他們有彼此作為依靠。

某種程度上,喬治和倫尼的夢想是構築在兩個人互相支撐的友誼上的。表面看來,是傻傻的倫尼需要聰明的喬治。其實不然,一直以來都是喬治更需要倫尼。在那個無人理會、傾聽他人的年代,只有倫尼是喬治最忠實的追隨者和傾聽者。而倫尼對於夢想的一遍遍憧憬,無形中也讓喬治認為,遙不可及的夢可以觸手可及。只要存夠錢,他們就能夠擁有令人豔羨的土地和自由。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全文不到八萬字,寫盡生活的美好與殘酷

喬治曾經對倫尼說過這樣一段話:

“老天,要是隻有我一個人,日子可以過得多逍遙。我隨便就可以找到工作,一點都不難,而且不會惹上一堆麻煩。每個月月底,我可以拿著我賺到的五十塊錢到鎮上去,愛怎麼花就怎麼花。”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倫尼,喬治早就過上了放縱自我的生活。所以,倫尼就像指引喬治前行的一座燈塔。喬治是因為有倫尼的存在約束了自己,是倫尼對夢想的嚮往感染了自己。而如果燈塔暗了下去,喬治會則迷失方向。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想要實現目標,僅僅依靠外在約束是不行的。學霸學習好,絕不是因為父母管教嚴格,而有的學生學習差,根本原因也不是缺乏約束。原因就在於自我驅動力的強弱差別。

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認知的人,內心對目標的追求更加堅定。這種堅定,不以外物的轉移而改變,也不會因暫時的挫折而退縮。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全文不到八萬字,寫盡生活的美好與殘酷

你對自己有所期待,你才會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不動搖。


除非到生命最後一刻,不要輕言放棄

來到新農場工作的喬治和倫尼,為了存夠錢不得不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麻煩,但倫尼是最大的隱患。喬治不得不再三叮囑倫尼不要惹麻煩,一旦闖了禍就躲到二人約定的樹叢裡。

但是,倫尼最後還是闖禍了,他不小心扭斷了農場主兒媳婦的脖子。無奈之下,喬治開槍結束了倫尼的生命。故事至此戛然而止,留給讀者一片唏噓。

當得知倫尼闖禍的那一刻,喬治已然對二人的夢想失去了信心。面對農場打掃衛生的老頭坎迪關於還要不要存錢買地的詢問,喬治是這樣回答的:

“我想,其實一開始就明白,我們是永遠辦不到的。剛開始只是因為他很喜歡聽我講,後來,我自己也漸漸以為真的辦得到。”

隨後,喬治又說到:

“以後幹完一個月的活,我會拿著我的五十塊到鎮上去,找間爛妓院混一整晚。不然就是找間檯球室打發時間,混到所有的人都走光為止。然後再回來幹一個月的活,再賺個五十塊。”

從上面兩段話中可以看出:

首先,喬治所謂的夢想一開始就是依託於倫尼的;其次,倫尼死後,喬治的夢想也就轟然坍塌,沒有了支撐,一切都化為泡沫。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全文不到八萬字,寫盡生活的美好與殘酷

我們不禁要問,喬治一個人真的實現不了二人的夢想嗎?

當然不是,他完全可以一個人接著存錢。而且他們有了坎迪350塊的加入,存夠600塊買地的錢用不了多久。

問題在於,他已經為自己的人生貼上了“只能如此”的標籤,就像黑人馬伕認為的那樣,“我沒見過有誰真的弄到地”。因為沒見過,所以不相信。

而當你為自己的人生作出“無法辦到”的設定,你就真的無法做到。

沒有人想為自己貼上這樣的標籤。在此之前,喬治也曾認為夢想觸手可及。只可惜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他放棄了,努力這麼久都功虧一簣,或許這就是命運吧。

但是想一想《當幸福來敲門》中,克里斯是怎麼做的?哪怕帶著兒子睡廁所、排隊接受救濟,他都沒有認為自己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但凡鬆一口氣,克里斯都沒辦法翻盤。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全文不到八萬字,寫盡生活的美好與殘酷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所以,不到生命最後一刻,你都不應該為自己貼上失敗者的標籤。正如東野圭吾所說:“世上莫名其妙走黴運的人多的是,都在一邊為命運生氣,一邊化憤怒為力量地活著。”


與現實妥協並不可恥,最怕渾渾噩噩

《人鼠之間》裡面刻畫的人物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渾渾噩噩。

柯力老婆不喜歡柯力,卻還是嫁給了對方。明明對當下不滿,卻只會抱怨、訴苦,每日打扮的花枝招展四處閒逛混日子。

農場工人就更是如此,掙到錢之後要拿去享樂一番,根本沒有任何存錢的概念。最重要的是,他們認為存錢沒有什麼用。於是,明明總是很辛苦的在幹活、出力,最後卻所剩無幾。

這樣過下去的最終結局就是年老之後被人一腳踢開,就像坎迪養的那條老狗。坎迪也是從狗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最終宿命,才會想著加入喬治和倫尼的夢想計劃。但是,這種覺醒依然是建立在他人身上。所以,當倫尼出事以後,坎迪才會那麼緊張地詢問喬治計劃還能否進行。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全文不到八萬字,寫盡生活的美好與殘酷

黑人馬伕曾經也想過加入喬治和倫尼的計劃,但最終受困於“實現不了”的想法而放棄。

如果不出意外,喬治很快也會加入他們的行列,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找間檯球室打發時間,混到所有的人都走光為止”。

其實,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有宏大的夢想。而且,並不是每一個人的夢想都能完美實現。如果夢想無法照進現實,我們也沒必要一蹶不振,整天渾渾噩噩混日子。這是一筆最不划算的買賣,為什麼要讓20歲的失敗,毀掉40歲時的生活?

勒內·夏爾說:“終此一生,只有兩種辦法:要麼夢見生活,要麼落實生活。”你可以為夢想全力以赴,也可以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普通人也有平凡的幸福,學會去感受幸福,感受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才不枉來到人世一趟。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全文不到八萬字,寫盡生活的美好與殘酷

《反脆弱》一書中提到:

風會熄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對隨機性,不確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樣:你要利用它們,而不是躲避它們。你要成為火,渴望得到風的吹拂。

這是《人鼠之間》這部悲劇小說帶給我們的啟示:無論處於何種境遇,我們都應該懷抱希望。成為生命的一團火,而不是一根隨時都會熄滅的蠟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