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租生活|一线城市房价纷纷下跌,要回归“房住不炒”属性了吗?

这是食住玩在住领域的第179篇文章,相信对房市有兴趣的人对房价近来的情况会比较敏感。因为房价在疫情的影响下,在持续下降,一线城市的房价纷纷下跌。就连房价频频突破历史售价的“世界之窗”深圳市,也在3月份呈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

食住玩考察了E租生活的房产数据,得到了有关情况。深圳市(不包括港澳台,未注均同)即使在3月份房价持续下滑,在全国而言,深圳市还位列房价首座。深圳3月份的二手房均价是71790元,下跌879元/平方,环比下跌了1.21%。

人们通常是把“北上广深”连在一起的,所以深圳市经常拿来和其他三个一线城市作比较。

北上广这三地的二手房行业在3月份的均价也是在持续下跌。这三地中的广州下跌了3.63%,北京下跌了2.85%。上海下跌了5.85%。上海是全国下降房价最大的城市,从每平下跌的价格就可以看出来,上海的房价居然下跌到了3401元/平方。厦门、福州、杭州等各地一线、新一线城市,每平也均接近一千、两千元的样子。

E租生活|一线城市房价纷纷下跌,要回归“房住不炒”属性了吗?

根据E租生活的环比降幅数据,我们能看到3月份二手房均价降幅最大的是广元,广元的均价降幅居然达到了14.36%。70个大中型城市里,丹东的二手房房价下降率达到了8.6%,其他丹东,雅安等城市的二手房价格下跌也大都超出了8%以上。大连市、厦门市、上海市、福州市等的房价跌幅,是名列前茅于其他城市的。

难道你自己还不觉得房价下跌了吗?真是很有意思,一线城市房价都在纷纷下跌,你还不知情吗?

E租生活|一线城市房价纷纷下跌,要回归“房住不炒”属性了吗?

首先,我国房价问题出现的均价下跌数据(来自E租生活),是从房地产市场成交平均价格所分析整理的。房价下跌形成的统计数据,也侧面反映了当下人们对房价、房市的态度。或许是社会需求不足,造成了房产供给相对过剩,才造成了房价不再那么热销。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房价下跌,也不奇怪。毕竟市场很少会供求完全均衡,在不平衡状态下,要么房价上涨、要么房价下跌,都有各自的走向。

研究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经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个人生活体验的角度来说,数据统计的意义,往往不是平常人所能感受和分析的。这就离不开一些数据统计软件、工具之类的东西了。毕竟人工智能才是轻装上阵,人们工作本来就不用那么累。而人们买房往往就是买了一套房,在合理选择那个小区的某些房型时,他们也会根据已有能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做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选择。

这样看来,样板房未必就能被买房者所认可,买房者还是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地区、户型、位置等等。当人们挑完了大众所喜欢的房子,剩下的房子还能有多少人要。就像美女似的,可遇不可求。都得不到好的,那么房价出现下行趋势,也是正常的。这种供求关系,就是食住玩要说的影响房价因素中的一种。

E租生活|一线城市房价纷纷下跌,要回归“房住不炒”属性了吗?

其次,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是在稳市场的环境下发展,这也是房地产市场的长久之计。就拿“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政策而言,我国正在逐渐明确房地产的“住”的属性。以前的“房产泡沫”、相对偏高的房价,在这“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出现下降趋势,也是理所当然的。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是当前房市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小小波动影响不了总体稳房市的脚步。逐渐下降,也是因为之前的房价实在太高了。

E租生活|一线城市房价纷纷下跌,要回归“房住不炒”属性了吗?

第三,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实现长远房地产开发本就该考虑的核心方向:不以炒作房价为目的,正常房价状态下才能让广大人民都能真正看到“房住不炒”。

难道我们买房子的初衷,不是为了居住、生活吗?何苦炒房价?何苦造成房价泡沫?

只有“房住不炒”的推行,才能让房地产市场趋于平稳化发展。不过这种趋势短期很难改变,从“房住不炒”政策推行这么多年,才初有成效,就明白房住不炒是不容易的。而房地产企业,也将“自食其果”了,谁让他们当初想方设法助涨房价、抬高房价呢。

房地产企业如果不好坚持,建议配合政策,由卖转租。房地产开发商可以逐步转向租赁市场,毕竟租房也是支持“房住不炒”政策。或许“房住不炒”政策下,租房相关行业迎来了一片大好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