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縣“巾幗扶貧車間”帶動貧困婦女穩定增收

寧縣“巾幗扶貧車間”帶動貧困婦女穩定增收

近日,記者在慶陽豐果果畜農民專業合作社果樹栽植現場看到,村民們放線定行、整壟挖坑、揮鍬培土……一幅“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忙碌景象。 西峰區加快推進林果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農增收,今年計劃新栽果樹1.5萬畝。截至目前,全區共落實示範栽植11處2341畝,其中蘋果1559畝、櫻桃666畝。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劉華東 通訊員 翟娜娜 攝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張麗麗 通訊員 牛海娟

“非常感謝你定期來給我送‘活兒’、送工資,這幾年多虧了你的幫忙,讓我這老婆子活得有了價值……”65歲的王秋草面對寧縣太昌鎮伊人繡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激動地說道。王秋草是寧縣太昌鎮聯合村人,建檔立卡貧困婦女、單親殘疾母親,是太昌鎮伊人繡鞋業“巾幗扶貧車間”的老員工,2016年以來一直從事手工布鞋刺繡、製作,生活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

寧縣太昌鎮伊人繡鞋業有限公司是“合作社+貧困婦女”模式的巾幗扶貧車間,共吸納入股貧困戶11戶,累計帶動600餘名貧困婦女零散加工生產,按件計酬。王秋草就是其中的一名社員,今年年初分紅拿到了近2000元。

不僅僅是王秋草,寧縣米橋彩霞香包“巾幗扶貧車間”負責人、婦聯主席白彩霞同樣是貧困姐妹眼中的“熱心人”。該車間探索建立了“隴原巧手基地+貧困婦女”的帶貧模式,為米橋、平子、良平等周邊鄉鎮婦女提供了就業創收崗位,目前有800餘名貧困婦女從事長期集中(分散)加工 。

“看著車間帶動這麼多的貧困姐妹就業增收,我打心裡感到高興,裝配零件這活兒需要心細、有耐心,很適合女性幹,車間的時間安排也很合理……”女工劉會琴告訴記者,車間成立初期,她參加了專業的崗前培訓,熟練掌握了技能並上崗,在車間從事鉚接、測電、裝配等工作,目前月工資已由原來的2200元增至3000元,不僅成了“上班族”,還實現了顧家增收兩不誤。

去年以來,寧縣婦聯依託“331+”扶貧模式,建立縣級“巾幗扶貧車間”10個,累計帶動1.3萬餘名貧困婦女就近就地就業,實現了“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目標。先後引導10個“巾幗扶貧車間”婦聯(婦委會)建立“網上婦聯”,並充分利用微信交流群體聯繫便捷、信息面廣的特點,大力宣傳巾幗扶貧車間就業門檻低、方式靈活、就近就業等,引導貧困婦女積極參加崗前培訓,掌握技能持證上崗。同時,探索建立“婦聯組織+扶貧車間+貧困婦女”發展模式,聚焦“五個一”創建,務實創新,主動作為,切實增強車間婦聯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著力打造有力度、有溫度、有深度巾幗扶貧車間“溫暖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