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一場“拼爹”不成,只能“拼娘”的權力之爭

導讀:在影視劇《雍正王朝》的演繹中,康熙朝晚期出現的“九子奪嫡”事件被演繹成了權術之爭、智慧對決。在這場關乎皇位傳承,更關乎生死結局的奪嫡之爭中,黨羽勢力的強大與否,並非取勝關鍵;是不是能夠出色完成交付差事,更非爭得康熙聖寵的根本原因。從康熙皇帝選擇皇四子胤禛的原因說明——“堅剛不可奪其志”來看,脾性秉性、處事原則似乎才是其選擇皇位繼承人的重要依據。

但作為演繹清朝歷史的影視劇作,《雍正王朝》似乎刻意忽略了後宮妃嬪、皇子生母在皇位爭奪事件中的巨大影響。可在“議舉新太子”以後,皇四子胤禛主動推舉廢太子胤礽和乾清門前手抓刀刃的舉動,很明顯已經征服了康熙皇帝,而此時的康熙皇帝下令晉封胤禛生母德妃為皇貴妃的命令,又向世人表明了生母位分對皇子奪嫡的關鍵性。

其實,歷史上的“九子奪嫡”事件,看似權謀手段高深莫測、政治攻擊你來我往,但實際上,奪嫡皇子的成功關鍵就在於《雍正王朝》並未予以明確演繹的生母影響。

說到底,“九子奪嫡”就是擁有同一個爹的奪嫡皇子們,全力“拼娘”的朝堂爭鬥!


九子奪嫡:一場“拼爹”不成,只能“拼娘”的權力之爭

在參與皇位爭奪的九位皇子中,太子胤礽乃系康熙皇帝原配嫡後——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所出;皇十子胤俄乃系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所出;皇長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乃系“康熙四妃”所出;皇八子胤禩乃系令妃衛氏所出;唯獨一個在“九子奪嫡”事件中並未有過明確表現的皇十三子胤祥,生母位分最低。

在九位皇子組成的五大奪嫡集團中,皇長子胤褆、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均擁有著“妃”位及以上高等妃嬪乃至中宮皇后生母。就連被康熙皇帝斥為“賢者庫賤婦所生”的皇八子胤禩,也有著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和皇十四子胤禵這三位出身高貴的皇子支撐,將其身份大幅度提高。

由此可見,奪嫡皇子均擁有著較高出身,並非偶然;生母位分對奪嫡皇子的積極影響,也絕非一筆帶過的所在。

那麼,生母后宮位分對奪嫡皇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是不是真的決定了康熙皇權的最終歸宿呢?

本文就從清朝的後宮制度出發,結合康熙後宮的具體情況,對這一問題一探究竟!

九子奪嫡:一場“拼爹”不成,只能“拼娘”的權力之爭

獨特的康熙後宮

根據《清史稿·列傳一·后妃》的記載:

康熙以後,典制大備。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諸宮皆有宮女子供使令。

也就是說,直到康熙皇帝在位期間,清朝才逐漸形成被後世沿用之尊卑分明、等級森嚴的後宮妃嬪晉封制度。除此之外,已然統一了中原地區,建立穩固政權的康熙朝時期,開始逐步利用後宮妃嬪的晉升、廢黜來控制前朝勢力分佈,以達到進一步穩固皇權的根本目的。有鑑於此,後宮妃嬪等級制度就成為了康熙皇帝手中重要的集權工具,同時也成為康熙皇帝必須考慮的皇位傳承因素。

但隨著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的接連崩逝,讓康熙皇帝一度懷疑自己有著“克後”嫌疑,這一點在康熙皇帝晉封佟佳氏為皇后的命令中,有著明確體現。《清實錄·聖祖實錄》有載:

前者九卿諸臣、屢以冊立中宮上請。朕心少有思維、遷延未許。

九子奪嫡:一場“拼爹”不成,只能“拼娘”的權力之爭

有鑑於此,用“封后”巨寵對佟佳氏予以沖喜和安慰以後,康熙皇帝再不立後,甚至連“攝六宮事”的皇貴妃也不再晉升。從佟佳氏崩逝的康熙二十八年到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後宮的最高位份只是貴妃,也就是皇十子胤俄的生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康熙三十三年,溫僖貴妃鈕祜祿氏薨逝後,康熙皇帝連貴妃也不再晉封,以“四妃”——惠妃那拉氏、宜妃郭絡羅氏、德妃烏雅氏、榮妃馬佳氏統領後宮。有清一朝,以妃位主事後宮,僅出現於康熙一朝。

在皇后、皇貴妃、貴妃都不存在的康熙四十七年,擁有妃位生母的庶出皇子面臨著更為公平、甚至更有利於己的奪嫡形勢。再加上康熙皇帝對諸位皇子幾乎毫無分別的系統、強勢教育,讓諸位皇子從根本上站在了同一起點,能夠摒棄“嫡庶之別”而勇敢的向皇位進攻。

也就是說,康熙皇帝固特的後宮形勢為康熙四十七年的奪嫡之爭,奠定了形成基礎。

九子奪嫡:一場“拼爹”不成,只能“拼娘”的權力之爭

《欽定大清會典》中的康熙后妃

從外戚勢力,看生母對奪嫡皇子的雙面影響

既然生母為奪嫡皇子們創設了一個較為公平的奪嫡形勢,剩下的就要看生母所在的母家能為奪嫡皇子帶來多大的朝野勢力。而且,這種由外戚勢力帶來的奪嫡影響並非都是積極影響,還有著或者致命的負面影響。

1、外戚勢力帶來的負面影響典型——皇長子胤褆和皇太子胤礽之間的對決

早在“九子奪嫡”事件出現之前,皇長子胤褆和皇太子胤礽這兩位佔據先天性繼位優勢的皇子,就展開過一場依仗外戚勢力進行的奪嫡之爭。

康熙朝中期,“滿洲大臣以權位相尚者,惟索額圖、明珠,一時氣勢熏灼”。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索額圖和納蘭明珠這兩位猛虎,同居內閣,位列輔國,勢必會形成爭鬥之勢,結黨對抗成為必然。作為皇太子胤礽的叔外公,索額圖對於胤礽的支持自然是不遺餘力;而同樣作為皇長子胤褆叔外公的納蘭明珠,也自然會站在自己外孫一邊,與索額圖對抗。

九子奪嫡:一場“拼爹”不成,只能“拼娘”的權力之爭

索額圖劇照

正如清代著名清官郭琇對納蘭明珠的評價一樣,位高權重的納蘭明珠雖然“為人謙和、樂善好施,擅於拉攏朝中新進”,但其政敵們卻“柔顏甘語,百計款曲,而陰行鷙害,意毒謀險”,再加上其賣官鬻爵、貪汙納賄的惡習,讓其未經索額圖出手就早早的敗在了御史言官的彈劾聲中。納蘭明珠倒臺以後,皇長子胤褆雖然頓失依靠,但其對皇位的覬覦之心,仍然未滅,直到康熙四十七年的總爆發。

而原本對“索明黨爭”持中庸態度的康熙皇帝,在納蘭明珠倒臺以後,開始對一家獨大的索額圖逐漸不滿。尤其在康熙四十年以後,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逐漸不滿的時期,以索額圖為代表的外戚勢力仍然極力維護胤礽的皇儲位置,甚至密謀讓太子胤礽提前繼位的計劃。面對這實實在在的皇權威脅,康熙皇帝在將索額圖評價為“本朝第一罪人也”以後,將其處死。

毫無疑問,擁有當朝相國這等強大到沒邊的外戚勢力,自然會給奪嫡皇子大大加分,但如果這種外戚勢力強大到威脅康熙皇權,引起康熙皇帝忌憚的時候,這種外戚反而會對奪嫡皇子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就整個“九子奪嫡”事件來看,皇長子胤褆和皇太子胤礽的最終失敗,和當初的“索明之爭”有著極大的關係。

九子奪嫡:一場“拼爹”不成,只能“拼娘”的權力之爭

2、外戚勢力的成功案例——強大到沒邊的“八爺黨”

在九位皇子組成的五大奪嫡勢力集團中,以皇八子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黨羽眾多,勢力強大,遠非其他奪嫡集團能及。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衛氏,乃系滿洲正黃旗包衣出身,其父阿布鼐也只是一個正五品的包衣頭目,幾乎不能為其提供任何的朝野勢力支撐。當然,如果僅憑“賢明遠播”,皇八子胤禩也絕不會聚攏如此強大的朝野勢力。

那麼,“八爺黨”的眾多黨羽到底來自哪裡?

別忘了皇八子胤禩的堅定追隨者——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和皇十四子胤禵。

《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對皇八子胤禩的追隨者有過較為明確的列舉,除了上述三位皇子外,還有諸如滿洲勳貴家族的代表人物予以明確的政治站位。我們以被雍正皇帝評價為“不臣不弟暴悍貪庸”的鈕祜祿·阿靈阿為代表,做出具體說明。

阿靈阿,出身勢力強大的鈕祜祿氏家族,乃系孝昭仁皇后的弟弟,孝恭仁皇后的妹夫。也就是說,他是皇十子胤俄的親舅舅、皇十四子胤禵的親姨夫,由此足以證明外戚勢力對“八爺黨”勢力組成的積極影響。被康熙皇帝評價為“辛者庫賤婦所生”、“母亦微賤,宜別舉”的皇八子胤禩之所以擁有如此強大的黨羽勢力,甚至一度無限靠近皇儲位置,很大程度上就是來源於其依附皇子的外戚勢力。

九子奪嫡:一場“拼爹”不成,只能“拼娘”的權力之爭

3、康熙皇帝對於外戚勢力的雙面考慮

對於康熙皇帝而言,在皇位繼承人的選擇過程中,外戚勢力也是一個絕對不容忽視的考慮因素。同樣,這種考慮也來源於兩個方面:

1、擁有強大的外戚勢力,對於新朝的皇權穩固、朝局穩定有著一定積極影響;

2、強大的外戚勢力,同樣有著外戚專政、威脅皇權的巨大風險。

可令人頗感巧合的是,五大皇子奪嫡勢力的首腦人物都有一個極大的共同點,那就是經過康熙皇帝的用心控制和打壓,皇長子胤褆生母惠妃所在的那拉氏家族、皇太子胤礽生母孝誠仁皇后所在的赫舍里氏家族、皇三子胤祉生母榮妃所在的馬佳氏家族、皇四子胤禛生母德妃所在的烏雅氏家族和皇八子胤禩生母良妃所在的衛氏家族,已經幾無朝野勢力可言。

也就是說,外戚勢力這個對奪嫡結果有著直接影響的因素,被康熙皇帝刻意磨滅了!如此一來,也只剩下

“養母”的巨大影響了。

九子奪嫡:一場“拼爹”不成,只能“拼娘”的權力之爭

胤禛、胤禵生母烏雅氏劇照

“皇室保養制度”對皇四子胤禛奪嫡勝利的正面影響

作為清朝最為高產的帝王,康熙皇帝一生共生育了35位皇子、20位公主,共計55位皇嗣,但這些皇嗣的存活率卻並不高。康熙皇帝的前十位皇子中,僅有三位得以存活,存活概率只有30%,這不得不讓康熙皇帝對後續皇嗣有著撫養方式的積極改變。

第五位皇子,也是序齒中的皇長子胤褆出生以後即被送往宮外撫養並平安存活的成功案例,讓康熙皇帝看到了“非生母撫養可提高皇子存活率”的希望,於是就有了“朕之諸子,多令人視養”的現象。再加上清朝後宮“嬪”位以下低等妃嬪不具備撫養親生子嗣權力的非人性規定,讓這五位奪嫡首腦幾乎都有了被生母撫養的經歷。

根據《清實錄·聖祖實錄》的記載,皇長子胤褆曾經“養於內務府總管噶祿處”、皇三子胤祉曾經“養於內大臣綽爾濟處”。而皇四子胤禛因為其母烏雅氏“出身低微,位份不高,年齡過小”,先是“惟四阿哥、朕親撫育”一段時間後,轉交給當時的貴妃佟佳氏撫養。而皇八子胤禩也因為和皇四子胤禛幾乎相同的原因,被惠妃那拉氏撫養。皇太子胤礽因其母難產崩逝,而被康熙皇帝親自撫養,屬特殊情況。

九子奪嫡:一場“拼爹”不成,只能“拼娘”的權力之爭

相比較而言,皇四子胤禛即為“保養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因“保養制度”的積極影響,直接走向皇位的最終勝利者。因為被佟佳氏撫養的經歷,皇四子胤禛成為了隆科多的外甥;因為隆科多在康熙皇帝駕崩後的鼎力相助,才有了皇四子胤禛成功登上皇位的歷史。

在雍正皇帝所成的《大義覺迷錄》中,雍正皇帝如此描述過隆科多在康雍皇權更迭過程中的具體表現: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召朕於齋所,朕末至暢春園之先,皇考命誠親王允祉、阿其那、塞思黑、允、公允、怡親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諭曰:“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及朕馳至,隆科多乃述皇考遺詔,朕聞之驚慟,皆僕於地。誠親王等向朕叩首,勸朕節哀。朕始強起辦理大事。

也就是說,皇四子胤禛接過康熙皇權,僅僅是聽從了隆科多的“口傳遺詔”。就當時的情形而言,時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因為手握三萬多京師警衛武力,幾乎可以直接指定皇位繼承人。而隆科多之所以選擇皇四子胤禛繼承大位,一部分原因是遵循康熙遺詔,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和皇四子胤禛之間的特殊關係。

“拼娘”不成的皇四子胤禛,憑藉著“養母”的積極影響,到底取得了奪嫡勝利,成就了一代帝業。

九子奪嫡:一場“拼爹”不成,只能“拼娘”的權力之爭

後記

“九子奪嫡”事件的整個過程中,奪嫡皇子之間的權謀爭鬥、心術對決固然對奪嫡結果起到了部分影響,但實際上,生母乃至養母的後宮位分、外戚勢力才是真正決定奪嫡勝敗的關鍵性因素。

由生母烏雅氏提供奪嫡機會的皇四子胤禛,憑藉著養母佟佳氏帶來的外戚勢力接過康熙皇權的成功案例,就足以說明這場所謂的朝堂爭奪只是一場

“拼娘”之爭而已。

參考文獻:《清實錄·聖祖實錄》、《清史稿·列傳一·后妃》、《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大義覺迷錄》、《愛新覺羅宗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