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四大紀律,送給每一位期權交易者

對於交易來說,沒有什麼秘密,有的只是嚴格地執行紀律。當初我的老闆反覆向我們灌輸這個理念。可惜的是,我當時只注意到完成交易對他而言是那麼輕鬆的一件事,所以主觀地認為這裡一定有什麼秘密。在開始的時候,我確實不相信他說的話,但是所有的事實和逐漸積累的交易經驗使我不得不承認他是對的。為此,我很感激我的老闆和公司的其他交易員,是他們讓我明白,為了成功我必須掌握並嚴格遵守交易的四大紀律。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第二點是,永遠不要停止學習,要知道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四大紀律,哪怕是完全掌握其中的一條也很難。這個學習的過程是永不止息的,會伴隨交易員職業生涯的始終。但是,一旦開始掌握了這四條紀律,我們就能獲得盈利。要記住,交易只是一項工作。


交易的四大紀律,送給每一位期權交易者

第一:不斷學習

第一條紀律是要不斷地學習。投資者或交易員在開始交易之前,首先要懂得自己所交易的品種。一般人們有這麼幾種學習交易的途徑:他人真實的交易經驗、理論或者書本上的知識以及自己在實踐中的調研。而且學習的過程也需要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理解所要交易的產品,然後還需要學習如何使用它們。有用的課程或者教科書除了描述產品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能夠教會學生如何使用這些產品。我曾選修過幾門有關交易的課程,但是感覺用處不大,因為老師們只是講述交易的原理,而從不告訴我們在實踐中如何運用這些知識。記得當時有位老師講過有關蝶式套利(一種風險有限且收益有限的期權策略,但是有很多其他的優點)的內容,但他好像從來沒有說過,在實際操作中蝶式套利是根本無法整體交易的,而必須通過分步建倉(將一個策略組合分成幾個部分,在不同的時候交易)才能完成。在做交易員和做市商的這麼多年中,我只遇到過一次蝶式套利的情況。但是我想,如果是真的想完全弄清楚蝶式套利,那麼老師或教科書至少應該告訴大家,一般情況下人們是如何交易蝶式套利的,而不僅僅是講述蝶式套利的原理。

第二:完整的交易計劃

第二條紀律是關於交易策略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交易計劃。千萬不要盲目地進入交易市場!每次交易之前,投資者或交易員必須有一個完整的交易計劃。每一份交易計劃應該是針對不同的情況而專門設計的,所以計劃的內容也各不相同,雖然它們應該包括很多相同的部分。首先投資者要有對市場的展望,或者判斷市場在未來的方向,到底是牛市、熊市、中性市、波動市,還是根本就無法判斷。在有了對市場方向的判斷後,他們才能針對這些判斷,尋找合適的交易策略。而在選定了特定的交易策略之後,還需要考慮這種策略的風險與收益,並設定止盈和止損的價格或位置。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投資者還必須不斷地自問自答:“如果怎麼樣,將會怎麼樣。”通過這種情景分析方法,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出更好的判斷

第三:堅定地執行

嚴格地按照交易計劃執行操作是第三條紀律。投資者或者交易員需要執行自己制訂的交易計劃或者策略。很多投資者會遇到被稱之為“分析失效”(analysis paralysis)的情形,也就是說他們“過分”地分析一筆交易。投資者有時候會花費很多時間在技術分析上,他們在做出交易決定之前,覺得自己總是需要更多的確認信號。這種心理經常會導致錯失良機。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已知信息已經足夠分析出所有的風險和收益因素,也完全可以找到最適合我們先前預期的交易策略。但還要注意,個人投資者和交易員還需要使用和自己的交易策略匹配的交易軟件。比如說,如果我是一名頭寸交易者,那麼那些在網上僅提供自助經紀業務的經紀公司顯然不能滿足我的需求。但如果我是一名日內交易員,那麼我除了要求直接訪問型(direct-access type)的交易權限外,還需要合適的下單軟件。現在有不少的經紀公司幾乎可以滿足不同交易風格的交易員的所有需求。

第四:風險管理

最後一條紀律就是要有合適的風險管理方法。我們只有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才需要風險管理,所以從心理上講,沒有人希望能夠用到風險管理。但是,我們不是機器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我們也都會有貪婪和恐懼,雖然從道理上講,貪婪和恐懼這兩個詞本不該出現在交易員的字典裡,但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例子。有時候,當股價出現持續下跌,持有這隻股票的投資者或交易員會放棄理性的分析,而僅僅剩下一個良好的願望,希望股票能夠早日止跌回升。另外的時候,一些貪婪的投資者或交易員又會無懼任何風險,拋開理智投身於“互聯網泡沫”之中。在很多時候,交易員會在一筆交易中投入過多的資金,以至於這一次的虧損,幾乎會導致他們永遠無法翻身。

做一個比喻,我們可能就會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比如說,一名投資者有一筆資金,想投資於一支棒球隊,他的終極目標是讓這支球隊贏得儘可能多的比賽,最後能參加世界棒球職業大賽。如果球隊的老闆認為一個球星就足以贏得所有比賽,能夠達到最終參加世界大賽的目的,他就會“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也就是說他幾乎會把所有的資金都用於買入能打出全壘打的球員,而在投球手、內野手、外野手和球隊經理身上只花很少的錢。但一個賽季過後,老闆可能會發現他的明星隊員贏得了全壘打之王的桂冠,而整個球隊卻輸掉了80%的比賽,最終在大聯盟中排名墊底。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在其他隊員不能上壘的情況下,即使是全壘打也就只能得1分,而糟糕的投手們卻給對手大量的送分。在這個例子中,球隊的老闆太異想天開了,認為一個球星可以拯救一個球隊。一個真正懂得棒球的人需要的是一支各方面都比較平衡的隊伍,他除了需要隊員們爭取到該得的每一分外,還會訓練投手們儘快將對手趕下場,不給對手送分。這個失敗的球隊老闆的問題在於他忘記當初投資球隊的初衷,他開始的目標是進入世界大賽,而不是打出更多的全壘打。如果他想僅通過更多的全壘打而進入決賽的話,那麼他手下的這支球隊不過是其他球隊口中的“魚腩”罷了。

在交易這個行業,情況也是差不多的。交易員需要能夠穩定地盈利,一分一分地賺錢。一筆交易中的爆賺,就像是棒球比賽中的全壘打,只不過是平時交易活動的點綴。一名優秀的交易員從來都不期望能夠遇到一下子暴富的機會,相反他們用更多的精力去獲得小額的穩定盈利,只要生存下去就會有機會,“全壘打”早晚會到來的。交易不像是買彩票或者玩輪盤賭,在交易的過程中需要投資者能夠專注於其中的風險控制,理解持倉的風險,並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頭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