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一张海报吓你一激灵?

音效让你脚趾抓紧?

美女让你欲罢不能?

午夜档的影院让你肝胆俱碎?

本文从生存现状、盈利模式、深层背景、发展方向四个角度进行梳理,带你走进国产恐怖片。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充斥着紧张,惊悚、血腥的电影海报:

血口大嘴,充血的鱼鼓眼,阴森恐怖的老宅,血手印/脚印/抓痕印。

简单粗暴。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转角处的海报,总能让你猛然一抽!

在露了两滴尿后,大呼过瘾:“就它!就看它!爽……”

固定套路,总有一座古宅/旅馆/老别墅+野外+一群作死的年轻人。

这群年轻人,必须有那么一两位妙龄女子。《致命派对》《孤岛惊魂》《夜半梳头》

国产恐怖片,总要夹杂一点肉肉的私货。这个应该是刚需,结合其“午夜档”的特点。

我只能说这么多。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最后一点,最令我崩溃。

电影结尾,总是强行转弯,反转成人格分裂,幻觉、臆想。

恐怖片变成了神经片,透出一股“走近科学”的味道。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批判事物,不光看表面,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是什么样的创作土壤,让国产恐怖片变得如此“惊悚”呢?

要揭开这些疑问,我们需要从内因外因 两个角度去看待。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内因,首当其冲就是恐怖片的盈利模式。

  • 恐怖片制作成本低。

其他类型诸如战争,科幻,制作费用极高;主打爱情的都市题材,必须靠巨星效应,保障票房吸引力。没两明星,谁来吃你 cp 啊?

恐怖电影就简单得多,以故事取胜,制作成本极低。

《电锯惊魂1》全球累积票房1亿多美元,制作费用才120万美元。

杨幂的《孤岛惊魂》,制作成本才500多万。而且她的片酬就占去一多半。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国产恐怖电影,制作流程大致如下:

  1. 随便卖个网文小 IP,自己操刀把它改凑成一部剧本。或者直接大纲挂网上,买两三部剧本。自己随便弄弄,拼一拼。
  2. 选两三位网红,或者八九线的半隐退演员。
  3. 去演艺学校和各大影视基地,挑一些角色演员。
  4. 自己组建\\聘请摄制组(一般是固定班底)。
  5. 主场地(老宅,旧旅馆、旧别墅),租用演出服(日常服,演员自备)
  6. 三两个月拍摄素材,后期剪辑+特效+音效,凑成90分钟左右的电影。
  7. 宣发:这块儿直接打包给营销公司,网上走一波,来点话题度就完事。
  8. 能拿龙头的送影院,安排档期上映。下架后,打包卖给网站,数字电视平台。(你机顶盒里那些恐怖片,可是运营商真金白银买的)。

这么一部电影,成本也就1~3百万。有完整的流程的工作室,还能进一步压缩成本。

能上映就能回本。再一菜多吃,基本稳赚不赔。


  • 营销模式

大伙容易忽略的一点:惊悚恐怖片,一直是商业电影的重要类型,属于刚需。

相较于文艺片和主旋律片,观众更爱看这种纯娱乐的爆米花电影。

小制作的恐怖电影项目,成本低周期短,风险偏低。更容易得到小公司的青睐。

市场方面,观众对恐怖片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很多二三线城市,电影院的午夜场需要这些小成本的恐怖片。

网络视频平台的兴起,简直就是国产恐怖片的再造父母。网大宽松的审查环境,让编剧大展所长,创意无限。《伏魔军团》,《笔仙大战贞子》,那些让人晕头转向的笔仙系列,床下系列,背后系列。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一菜多吃,成了营销的主要方向。

不能拿龙头的片子,大多都是特供,专供网站播放,赚取点击和广告费用。视频网站又与数字电视运营商合作,力推各种你没听过的恐怖巨制。

回本就是轻而易举。




***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1. 审查

被诟病最多的,还是审查因素。这和我们聊美剧时差不多。

“电影不能出现基于现实的科幻,魔幻”

说人话就是不能见鬼。

坏人不能得逞。(这一条能够毙掉一多半的惊悚经典)

犯罪分子的手法,描述不能太详细缜密,怕居心不良之徒模仿。

2,制作

恐怖片的怪相,不能完全归咎于审查。

它限制了鬼怪的出现,但没有限制电影的想象力;少一些血腥场面,这不能作为直接廉价特效的理由。

例如《禁闭岛》,一切只是主角的臆想。《致命 ID》讲述的是人格分裂的罪犯。

还有《孤儿怨》,《危情十日》,《伊甸湖》等,都是通过故事性和逻辑取胜的恐怖电影。

没有鬼怪,一样让人毛骨悚然。

而有的片子,就算给他两“鬼”,也就那样。

剧情是一部恐怖片的关键因素,制作人不仅要将荒谬的内容,进行自洽。还要带动观众的情绪,营造气氛。

稍不注意,很容易搞成搞笑片,睡觉片,“zhi障片”。

这对故事逻辑,剪辑语言的要求更高。

因此,一直拿审查当遮羞布,并不理智。

粗制滥造,才是根本原因。

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美国一样每年有很多粗制滥造的 B 级片,在审核关口,午夜档苦苦挣扎,都是如此。

粗制滥造的根本原因有两个。

  • 早期港地,制作恐怖片的大公司很多。随着审查严格,上映的风险增加。大公司逐渐放弃了这个项目。而院线的午夜场和空档期,需要这些便宜的小成本电影填坑。

这就给了许多小公司的机会,自然就有了制作水平的天花板。

  • 小众

大腕儿明星导演,都爱惜羽毛,不太愿意拍恐怖片。

恐怖片的受众,支撑不起数亿的投资,大公司自然也没兴趣。


了解了国产惊悚片的盈利模式,制作环境后。

我们不得不感慨一句:存在即是合理。

网大+机顶盒,电影院午夜档的盈利模式,

恐怖片受众小。

审查严。

作坊式粗制滥造。

互相影响,相互因果。

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也可以称为死循环)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要想改变,一是从审查机制着手,完善分级制度,让各种类型片都有上映的可能。

二是提升全民的电影欣赏水平,让劣币失去盈利的可能。

让资本看到惊悚类型片的潜力。就像《哪吒》之于动画电影,《流浪地球》之于科幻电影。

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国内电影市场不比好莱坞百年影业。真正兴起不过二十年。

梦想很丰满,而市场的表现,很骨感。

国产片抬头也就是这三四年的事情,科幻电影,动画电影才刚刚“打开大门”

其中,科幻电影的门,还被《上海堡垒》“关了”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凡事一步一步走,快了就容易扯到蛋。

这几年,亏得满地爬的电影,比比皆是。譬如:古装科幻惊悚巨制《长城》,亏得妈都不认识。


***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像《小岛惊魂》,《逃出绝命镇》这种鬼神类的惊悚片,近年来,出彩的并不多。

林正英僵尸片的盛行,已是30年前。

《林中小屋》之后。

真正以鬼神为卖点,越来越少缺少票房吸引力,即使是电影分级成熟的欧美。

市场的反应已经说明一起。

现在的恐怖片,趋向科幻片,灾难片相结合。

各种鬼怪,也升级成科幻生物,外星生物。

譬如《异星觉醒》,那个半透明的爬爬肉,不吓人吗?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异形契约》,《隐形人》,一样让人大气都不敢出。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严格来说,《侏罗纪公园》,《大白鲨》,《斯特拉》都是恐怖片,都有惊悚的元素。

还在靠僵*尸,鬼*魂等元素,只能证明自己的想象力的匮乏。


《木乃伊》,票房破6.26亿。

《生化危机:终章》国内票房,11.12亿

挖掘 人性,科幻,灾难题材的惊悚片,才是惊悚类型片的发展方向。

完。

关注小ONE,让我们成为朋友,一起在闲暇之余,侃侃电影,聊聊生活。

国产恐怖电影大揭秘:残酷生存物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