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一定要好好吃飯

“疫情當下,一定要好好吃飯”。

“民以食為天”,吃是為了“營養”,為了獲得人體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素”,也就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

保證營養能使人體的免疫細胞處於最佳戰鬥狀態。

如蛋白質是細胞更新和修復等方面所必須的,免疫細胞和抗體也是由蛋白質構成的。

維生素、礦物質對免疫功能也是不可缺少的。

反之如果營養跟不上,不僅容易被感染,而且感染後不易恢復。

營養素對健康而言,是預防、治療和康復疾病的重要手段,對新冠肺炎的預防、治療和康復來說,更是如此。

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能有效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有助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與救治。

所以一定要好好吃飯,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素”。


如何好好吃飯呢?


01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每天的膳食應有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注意選擇全穀類、雜豆類和薯類。

02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多選深色蔬果,不以果汁代替鮮果。吃各種各樣的奶及其製品,特別是酸奶,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克。經常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

03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

04 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清淡飲食,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成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05 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在家也要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食不過量,不暴飲暴食,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平衡。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06 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選擇新鮮、安全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食物製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學會閱讀食品標籤,合理選擇食品。


好好吃飯 齊心抗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