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考研心得

首先对国内硕士研究生做个科普,目前国内研究生分两种:

浅谈国内考研心得

浅谈国内考研心得

全日制(学术性和专业性)和非全日制,由于本人考的是全日制,而且非全日制大家也都知道因此下文主要讨论全日制。

1、全日制分为学术型和专业性:

学术型:侧重研究型培养,学制一般为3年,分数线要求高(以本人当年为例,学术型为390分)

考试科目:大部分是数一(少部分是数学二),大部分是英语一,专业课,政治

专业型:侧重于应用培养,学制2-3年不等,具体看学校制度,分数线较低(以本人当年为例,学术型为350分)

考试科目:大部分是数二,大部分是英语二,专业课,政治

数学一难度、内容均要高于数二,同理英语,目前大部分学硕基本都是数学一、英语一,但少部分专业例外,这的具体看专业及院校要求。

理论上学术型和专业型培养领域不一样,但在实际中基本没有区别,毕业证、找工作、薪水基本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可以直博,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不能直博,只能通过考试,建议没打算考博且对考高分信心不大的朋友报考专业型硕士。

浅谈国内考研心得

2、学校

本人当年从一所排名靠后的211考进全国排名全十的某校,在择校时还是当初破釜沉舟,因此也有些经验和朋友们分享:

①尽量报考名校,名校不仅仅是名气大,师资力量好,老师也优秀在那里你能得到最优质的培养;

②名校让你能认识更多优秀的人;

③名校让你在找工作时有更大的加成。

3、备考(个人备考经验)

①数学:5-7月份李永乐第一遍,8-9月份李永乐第二遍,10-11月份,真题、模拟题,11-12月份李永乐最后一遍;

②英语:5月份开始记单词,过了三遍,中间穿插阅读理解,10月份背作文;

③政治:9月份中旬看大纲,11月份背考点,12月份背预测题;

④专业课:根据择校情况而定,我是7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开始是看书,做课后习题,后续是背书做参考题。

目前很多院校对初试单科分数有要求,比如你总分过线,但单科没过线,还是没有复试资格,所以切忌偏科。

总之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认真沉浸其中,切记浮躁,看到很多朋友回帖说没啥内容,其实经验都大同小异没啥区别,再优秀的经验只是起一个借鉴作用,根源还是在自己,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再优秀的考试经验都无法替代个人的努力,无法在考试时帮你答题拿分,所以知道个复习思路就可以,没必要在这上面纠结,最重要的还是复习好,知识点到位,比什么都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