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AI時代智慧平安城市應急管理

“天災人禍”一直是人類無法避免的危機事件,其突發性常常影響社會公共安全。今年,四川涼山森林火災、深圳高空拋物砸死兒童、四川宜賓6.0級地震……多起突發事件的發生,不僅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也讓人開始反思如何有效預防及處理突發事件,儘量減少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


淺談AI時代智慧平安城市應急管理

隨著目前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類突發事件和災害事件不斷增加,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網絡傳播工具的豐富與活躍加速了信息的蔓延發酵,社會對此類事件的關注度正日益提升。痛定思痛,做到在事前預防、事發應對、事中處置和善後管理,建立必要的應對機制,科學有效的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才是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國家非常重視應急管理工作的建設發展,通過系列相關舉措,整合優化應急資源力量。由於應急管理所涉及涵蓋的方面較為廣泛,各領域的安全監測預警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又各具特點。因而,提升城市級大數據採集、分析及精細化信息感知預警能力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加快接入並整合相關部門的已有系統及存儲數據,實現對各類事故災害隱患的實時監測與協同處置;另一方面,現有監測預警裝備亟須智能化升級。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數據採集、傳輸和分析方面的技術優勢日益顯露,能夠做到對視頻內容的實時分析、對隱患信息的深度挖掘、對風險隱患的精確預測,並能夠圍繞突發事件進行預測、評估和追溯,為應急處理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決策依據。

AI賦能智慧應急管理新升級

智慧平安城市的應急管理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任務,須做到統籌協調、應急聯動,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城市安全和應急管理中的“智治”應用,賦能增效,帶動應急管理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1)智慧預警,機制前移

構建智慧城市的數據生態系統,需要做到對異常變化的敏銳感知。要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優勢,針對人、車、物、地、事件信息進行實時採集與分析,將危險源、隱患、事故等數據相聯動關聯,實現對複雜場景的敏銳感知與精準掌控。重點預測判斷關鍵部位、重點目標是否存在潛在危險,做到預測防範,機制前移。同時,也要做好隨時聯動周邊可調動資源的準備。

(2)頂層設計,數據融合

應急管理是一個動態管理系統,針對突發事件的預防、預警、響應和恢復各個部分環環相扣。因此,加強城市各類靜態採集與動態感知等多維數據之間的融合,全面打通“情報、指揮、聯動、保障”四位一體至關重要。此外,要從全局著眼,做好“十三五”時期全國應急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

(3)事件流轉,處置調度

要明確預警責任劃分,合理設計事件處置流轉原則,並提供指導依據及指派機制。及時處理布控告警、接報事件、人員感知、車輛感知等相關事件,實現“預警-推送-接警-處置-反饋-統計”的管理閉環。另外,還應密切關注事件處理結果。應急管理的本質就是公共安全治理,評價其效果就要看公共安全水平是否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是否增強。要積極借鑑學習各地類似事件的處理原則及寶貴經驗,並將相關工作的部署準備由非常態轉向常態,並通過建立考核機制,促進應急系統的推廣應用。

AI落地智慧應急管理新應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司立足國家頂層戰略,圍繞城市運營管理,積極著手佈局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在城市風險預測預警方面的相關應用。在具備多個成熟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突破性地實現平安城市所有動態、靜態數據自動融合關聯分析的成果,針對智慧平安城市的智能監管,提出以多維數據融合技術為核心的智慧平安城市風險防範解決方案,應用涉及事前預警、事中管控和事後研判的應急管理階段。

隨著以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為代表的國家大型項目的推進,目前,全國視頻監控數量將達2億,在經過近十年的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和網整合之後,視頻感知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智能化水平也有了較為顯著的提升。在應急管理領域,以擅長綜合運用AI視頻目標智能分析及多維數據融合手段,賦能城市中的視頻監控設備“軟”升級,實現對城市中重點目標、異常情況、高危隱患等各類風險態勢的實時感知、預測預警,可廣泛應用於環境分析、路面分析、重點車輛運輸監管、安全生產監管等諸多場景。

對各類隱患的防範,應重點關注事件源頭的風險預警。以安全運輸為例,路面上行駛的渣土車、危化品車、大貨車等重點車輛往往是易引起道路安全問題及突發事故的高危車輛。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城市智能視頻目標分析技術,能夠對這類重點車輛進行智能化、全天候監管,發現渣土車不加蓋、危化品車無押運員等行為,及時將情況推送至交管部門、城市管理部門。同時,多維數據融合分析技術,可將人員、車輛、道路數據關聯互通,從道路人因隱患方面進行監控,對重點車輛不按規定時間、規定路線行駛的駕駛人員進行歷史違章行為追溯、歷史路徑分析及長時間行駛記錄的挖掘分析,並根據相關信息進行風險評估並,聯動城管、運輸、交警等多部門,形成完整的事件處理閉環,著力提高預測預警能力和風險防控應急處置能力。

安全生產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園區安全生產監管問題,將視頻人工智能、物聯網與瓦斯數據等各類信息進行融合分析,實現從生產、倉儲到運輸,從廠區、園區到路面,各環節進行全過程把控,推出完整的生產安全一體化監管解決方案。通過多維度、多方面地解析海量數據,智能化地記錄工作人員在崗情況、生產狀態與三違行為,及時檢查作業環境異常、車輛違停、物品違規擺放、貨物遺失等非正常現象,對易燃易爆品、有毒物品等危險源實時監測預警,實現安全生產要素間的互聯共享、智能關聯和可視化挖掘,為統一調度、科學決策奠定基礎,聯合多部門協同管理,實現高效的應對突發狀況指揮能力,形成完整的事件處理閉環。

此外,該技術還可針對社區人、車出入情況進行實時監測,重點關注周邊徘徊、逗留等行為可疑的目標對象,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反饋給生態單元內的安保力量,降低社區危險事件隱患。同時,利用視頻智能分析技術,還可對社區內可疑人員入侵、物品遺失、煙霧明火等異常狀況,及時預警告警,提升社區智慧應急管理風險感知水平。

基於智能化城市視頻分析能力,產業紛紛積極構建智慧應急管理新模式,支撐服務城市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升級,守護平安中國,為人民構建更加平安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