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平:贴心服务 让患者暖心安心

“大爷,甲钴胺片、奥卡西平片您按照服药卡片标注的用量继续服用……”“大妈,度洛西汀由原来三天一粒改为一天一粒……”4月3日,在记者采访间隙,顾平医生不时接到患者打进来的咨询电话,她一一细声慢语地回答着。挂断电话后,她微笑着解释:“给病人调换药如‘绣花’,急不得的。”

省新冠肺炎省级专家

临危受命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顾平作为河北省新冠肺炎省级专家,2月19日,临危受命,会同急诊、呼吸、重症护理专业组建省级专家团队,连夜赶往廊坊市指导当地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到达廊坊市第三医院后,针对一例83岁新冠肺炎伴有高血压女性患者重症且不配合治疗的患者,专家组共同分析问题、找出原因。身为省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顾平对该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失眠症状进行分析,并给予药物及心理指导。第二天,老太太情绪平稳后,主动开始与医生们交流。

据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工会主席刘人才介绍,顾平精湛的医术、过硬的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受到廊坊同行的高度评价。

医患群让受益者

达10000人次

“顾主任将自制印有自己手机号码、出诊时间的服药卡,发给每一位就诊的患者,方便他们随时咨询病情和药物使用情况。”该院神经内科护士刘少娜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病人服药卡,上面详细地标注着药名、服药量和服药时间。“顾医生利用微信建立睡眠障碍医患群、帕金森病医患群、认知障碍医患群、眩晕医患群,极大地方便患者就疾病和诊治方面进行咨询,受益患者达10000人次。”刘人才补充道。

刘少娜告诉记者一个秘密:“顾主任有位老奶奶病人,每周二都给主任送饭,天气不好打车也坚持送,怎么解释都不行。”原来,为了方便远道而来的患者能够当天返回,顾医生中午、下午常常是看完最后一个患者才下班。中午一两点下班成为一种常态,错过了午餐时间,她只能喝一杯酸奶休息一下,继续下午的工作。长此以往,她养成了一天只吃早晚两餐的习惯。

在顾平微信医患群里,记者看到多条这样的留言:这种药我妈妈不用了,群里有需要的人联系我,免费赠送……“同一个群里的病人,每当有多余的药后,习惯互助、分享。患者通过我搭建的平台,在共享医药资源的同时,更营造了一种和谐友爱的医患关系。”顾平爽朗地笑着对记者说着她的“成就感”。

随身带药

挽救病人于安危

多年的行医生涯,顾平养成了随身携带常用药品的习惯。每当她在飞机火车上“偶遇”危急病人时,这个习惯让她一次次上演了救死扶伤的“生死时速”。

2019年3月30日,顾平乘坐G1954列车公务返程,突然听到广播求医。她迅速赶到现场,看到一3岁幼儿高热惊厥。她迅速给孩子服下小儿退烧药的同时,又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联系协调救治工作。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20救护车即时赶到,后经多学科会诊,孩子病情逐步平稳,转危为安。

据刘人才介绍,顾平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对医疗工作极端认真负责,25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她的专家门诊成被评为“患者满意门诊”。

■本报记者陈京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