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换柱!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吗?还是悠着点享受生活。

偷梁换柱、混淆概念!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吗?

偷梁换柱!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吗?还是悠着点享受生活。

很多专家都在不停的阐述一个概念,这么多年,物价涨幅和收入增幅基本持平。真的如此吗?

例如:

工资增长:2000年人均年收入6280元,2019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42359元。涨幅7倍。

房价涨幅:2000年平均房价3000元左右。2019年平均住宅成交价14460元左右。涨幅5倍。

以上数据来源于《2019年中国百城房价年度报告》《国家统计局年度报告》

加上林林总总的其他开支。专家的结论是:居民用于生活,教育,医疗的开支上涨幅度与收入涨幅基本持平。或支付略有增加。

以上结论,貌似合理,大部分百姓予以接受。其实不然。这是标准的偷梁换柱,混淆概念!

偷梁换柱!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吗?还是悠着点享受生活。

可支配收入是否持平或增长,应该取决于货币总体购买力是否平衡!背后代表着每一个人的劳动价值增长还是下降。可支配收入应该与生活全部需要支付的物价总值做相对比较才合理。

例如:增加的收入减去所有增加的开支,(住房、医疗、幼托、教育、交通、茶米油盐等等。)这个数据才是可支配收入是否提高的判定标准。

你的收入是在提高,但收入来源基本没变,只有一项。物价涨幅似乎与收入增加幅度持平,但生活开支确有上千种门类。

最为重要的是涨幅的基数差异也是巨大的!

偷梁换柱!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吗?还是悠着点享受生活。

还用房价举例:2000年——2019年

1.工资基数月500元,涨幅7倍等于3500元。增加收入3000元。

2.房价基数每平米3000元,涨幅5倍等于15000元。

增加开支12000元。3000元比照12000元,可支配收入增加与否一目了然。

专家会说:房价是支付签订价格,工资是每月收入。不可同比。那么、我们把房价增长换算成月支付增长计算——首付百分之三十、月供房贷,二十年还款。

100平米房价:2000年30万,2019年145万。

1.支付首付:2000年10万。2019年45万。增加35万。月增加支付1500元

2.支付月供:2000年1300元本息。2019年6500元本息。

减去2000年首付与月供,实际增加支付两项合计:6700元

比照工资收入月增加3000元,房价月支付增加6700元,哪个幅度大一看便知。

单纯的一项开支:房价作为最大开支尚且如此。按照这种方式计算,算算其他账,累计、累加其他所有开支。

我们的劳动其实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偷梁换柱!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吗?还是悠着点享受生活。

偷梁换柱!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吗?还是悠着点享受生活。

貌似我们今天房子大了,开上车了,其实是我们提前消费了今后几十年的劳动所得。并不是以前创造劳动价值的体现。以后的劳动支付着今天的所得,那么谁为以后买单?

背负了巨大的债务,几十年的压力,不过是让社会的部分,提前几十年享有了你这一辈子的价值。

还是悠着点享受生活,悠着些撒钱。我们并不宽裕!

偷梁换柱!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吗?还是悠着点享受生活。

偷梁换柱!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吗?还是悠着点享受生活。


不是专业的经济类写作者。只是有自己生活体会。如有语法上的错误望谅!数据因地域不同,略有偏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