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老家的年味——臘肉

每年到了春節回到永州老家,只要看到家家戶戶灶上的臘肉就可以知道去親戚家拜年一定可以吃上臘肉了,從有記憶開始,每年到舅舅家、姑姑家、大伯家,雖然在不痛的親戚家,

但是在餐桌上卻有相同的佳餚——臘肉,這也是我記憶中年味之一。

永州老家的年味——臘肉


臘肉是永州農村家裡準備過年必不可少的菜餚,臘肉口感的好壞取決於醃製的鹹淡程度與熏製的時間長短。每年到了春節,只要有客人,大家必然會準備炒上一盤臘肉。將臘肉洗淨切好,放入水煮去一些鹽味,再將煮臘肉的水倒去,放入大蒜葉、紅尖椒爆炒出鍋。既有臘肉的香味也融合了大蒜葉的香味,可下飯、可下酒。即使自己家中有臘肉,但是到了親戚家,永遠管不住自己的筷子,像是臘肉擁有魔力一般,讓人不由自主地將筷子伸向菜碟。吃過後客人還不忘對臘肉評論一番“這個臘肉燻得真好,肥瘦程度剛剛好、鹽度剛剛好、燻得程度也剛剛好”、“這個臘肉沒有去年燻得好,有點鹹/淡了”……

不論評論好壞,主人都不會生氣,會將客人的評論牢記心裡,為來年熏製臘肉做準備。

記憶中對媽媽過年燻好的臘肉和三個舅舅家燻的臘肉印象最深刻,媽媽做的臘肉和三個舅舅家的臘肉是在永州老家過年的年味象徵。

一、媽媽牌臘肉最特別

每年快到過年的時候,媽媽就會提前熏製臘肉,媽媽知道我們不喜歡吃肥肉,因此我們家的臘肉永遠都比別人家的要瘦,即使別人告訴我們臘肉一定要肥瘦相間才好吃,不能太瘦了。媽媽醃製臘肉永遠都那麼香,每年的鹽度都剛剛好,熏製的時間也剛剛好,炒臘肉的時候即使不放任何作料,吃起來也都讓人回味無窮。

永州老家的年味——臘肉


二、大舅媽家的臘肉讓人回味無窮

大舅媽擁有一身好廚藝,每年到三個舅舅家拜年,最期待的就是去大舅舅家吃飯,簡單的臘肉經過大舅媽的處理後,味道總會變得與他人家的臘肉不一樣,即使當年的臘肉沒有熏製好,經過她的處理後,也會讓我們吃的很香,完全感受不到臘肉沒有燻到位。因此每次到大舅媽家拜年,總會因吃菜太多而吃不下白米飯。

永州老家的年味——臘肉


三、二舅媽家的臘肉美中不足

在我小時候,總感覺二舅媽家的臘肉不在剛剛好的程度上,不是鹽放多了就是因為鹽放少了導致肉變味了。因此在二舅媽家裡,總會試探性地先夾一塊臘肉,嚐了之後再決定是否要繼續夾臘肉。隨著時間的推移,二舅媽的臘肉也燻得越來越好了,長大後我才明白原來燻臘肉也是一門技藝,也是需要靠經驗的積累才會讓口感恰到好處。

四、小舅舅家的臘肉霸氣十足

小舅舅家的臘肉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烹飪的時候切的很大塊,小時候總感覺在小舅舅家吃飯,夾上一塊臘肉就可以下一碗米飯了。用小舅舅的話講,他家的臘肉是“吃一塊賺一塊”,小舅舅用他家切臘肉大小的方式,讓我記住了小舅舅家臘肉的霸氣與小舅舅家性格的豪爽。

永州老家的年味——臘肉


整個春節期間,吃過最多的菜就是臘肉,從除夕吃到外出工作的前一天,吃到剛覺得膩了的時候,自己也快要出去工作了。前一秒還在自嘲天天吃臘肉,但是後一秒便有點捨不得臘肉的味道了。每年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時間去舅舅家,大多時候三個舅舅總會在我們即將外出時候拿上幾塊大臘肉送到我家,讓我們三姐妹帶外面去吃,沒有多餘的話,只有一句“這臘肉燻得不怎麼好,你們帶外面去吃,不要嫌棄。”簡單的一句話卻飽含了3個舅舅對自己外甥女的疼愛之情。

臘肉是永州農村老家過年的特色,雖然每個家的臘肉口味不同,但是蘊含著相同的年味,飽含著相同的年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