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企业建功“武汉保卫战”救急欧洲“震中”意大利

疫情来袭,危机与机遇并存。逆境中,珲春市部分企业苦练“内功”,积极研发防疫新产品,迅速抢占国内外市场——珲春产消毒液建功“武汉保卫战”;珲春产防护服远销欧洲“震中”意大利。

近日,记者在珲春长城菌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看到,几名工人正在将一桶桶“益喷灵”消毒液搬上货车。该公司董事长及长城告诉记者,这批消毒液共30吨,是外地客商订购的,收货地是湖北武汉,将用于武汉市部分中小学校、机关单位和居民家庭的消毒。

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珍稀食用菌资源开发、浓缩生物活性菌丝体多糖提取、加工生物活性菌丝体系列产品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体企业。作为全市菌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大年初五接到市里的转产通知后,我们立即召集工人,初六就复工生产了。”及长城表示,疫情期间消毒液成为市场上的紧俏商品,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企业迅速“跨界”转产,原本停产的2条消毒液生产线被全部调动起来,产量也从最初的日产25吨,提高到目前的日产50吨,满负荷运转下最高日产量可达100吨。凭借过硬的生产技术,该公司生产的消毒液被州、市政府大批量采购,成为政府指定消毒产品。企业还先后两次向湖北武汉和珲春市捐赠了共计34.4吨的消毒液。为缓解市场上消毒液供应短缺的局面,珲春市相关部门特事特办,为公司办理了生产消毒液的许可证手续,并协助企业注册了商标。

“疫情对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及长城告诉记者,通过这次疫情,企业会积极转型升级,努力将菌类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开拓消毒类产品的生产种类,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线,化“危”为“机”,走转型升级之路。

走进珲春拉波尼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身着防护服、佩戴口罩的工人们正在有序进行裁剪、缝制、平整、包装等工作。企业负责人刘海波告诉记者,该公司是生产羽绒服、户外登山服的企业。大年三十晚上,得知湖北的医护人员缺少防护服时,企业第一时间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开展技术改造,增产防护服,助力疫情防控。为尽快生产出防护服,该公司于1月28日起,全力做好原料筹集、职工动员、车间消杀等工作。了解到该公司的情况后,延边州市场局派专人指导企业材料制作、生产现场验收,并陪同企业到长春办理相关手续。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还为企业申请了贷款贴息政策,为企业开通医疗器械申报绿色通道,15天就完成了注册和生产许可,并解决了增产中遇到的厂房、设备等难题。随着工人陆续到岗,2月3日,企业全面组织生产。2月14日,企业被列入“国家重点调拨医用物资扩能企业名单”,成为延边州首家获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

“为保证产品质量,工人们每天都要经过体温测量,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10万级净化无尘车间工作。原材料和辅料都有检测报告,制衣的各个环节,质控更是无处不在,做到科学管理、有案可查。整个生产过程中,至少有3次自检。”刘海波介绍说,目前,企业已通过欧盟CE认证和美国FDA认证,其生产的防护服已出口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家。

如今,该企业有900多名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实现人歇机不停,日产防护服达20000套。截至目前,已累计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50余万套,捐赠防护服12万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