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裁軍”到裁軍看世界和平

福煦元帥曾經這樣評價一戰,一戰不是停戰,而是20年的休戰。


不出所料,德國閃擊波蘭宣告了休戰的結束。可是對於這20年休戰的維護,帝國主義也是步履維艱的。

一戰之後裁軍協議

一戰後裁軍的重頭戲落到德國身上,協約國規定德國的陸軍人數不能超過10萬,空軍和海軍應當廢除。1922年,在9國華盛頓會議期間,美、英、法、意、日五國簽訂了《五國海軍公約》,限制了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的主力艦噸位數。1923年召開洛迦諾會議,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又讓法國裁軍,使得法德在軍備上“平等”。英國人決定德國法國之間應當保證相對的和平,一旦雙方發生戰爭,英國會無償的援助被侵略的一方。1932年主要的帝國主義國家又在美國召開世界裁軍大會,從名義上主要帝國主義國家裁軍。

從“裁軍”到裁軍看世界和平

歐洲對德國裁軍的執行

可是歐洲的裁軍大多數是靠著無數的會議,機構,條約來維持的。可是裁軍的動作和效果呢?就拿德國這個重頭戲來說吧,監管德國的機構從協約國委員會到國際聯盟,賽克特還是私密地建立了德國空軍,這是瞞著協約國和德國政府的。1924年德國的民用飛機制造業初具規模,民間男女飛行員的訓練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對於賽克特訓練民間飛行員的事情,國際聯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德國政府名義裡不管,暗地裡支持。到了1932年,德國乾脆不參加裁軍會議,明目張膽的擴充三軍。國際聯盟還是不聞不問的態度。不僅如此,1934年5月29日至6月11日,裁軍大會舉行一次短期會議,在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的情況下宣告結束.丘吉爾說,這次裁軍會議是一出“假充正經而又曠日持久的鬧劇”。

20世紀30年代,英國的裁軍更為可笑,英國的聯合政府認為世界和平態勢一片向好,於是英國也開始大規模的裁軍了。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裡批判當時的政府毫無遠見卓識,愚蠢至極。英國也在陷入對未來和平的幻想之中

,此時,德國的納粹黨逐漸壯大起來......

從“裁軍”到裁軍看世界和平

對一戰後德國裁軍本質的思考

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係,相對於英國,美國來說,保留德國並且一定程度上讓德國強大符合他們的國家利益。首先說英國,英國可以通過德國來遏制法國的勢力,因為一戰後西歐德國百廢待興,無法與強大的英國抗衡,此時英國在歐洲最大的對手是法國。而英國通過扶植戰敗德國,遏制法國,從而一定程度上保障英國在西歐的“均衡”。

而美國也希望通過扶植德國,大力發行債券,使整個國家獲益。而且自德國1871年建國以來,從俾斯麥的“鐵腕政策”開始,德國就一直致力於戰爭。美國一戰時期也一定程度上靠著向世界各國兜售武器發財。扶植德國有利於開拓商路。況且美國在二戰初期,珍珠港事件之前也向納粹德國出售大量的武器裝備。

從“裁軍”到裁軍看世界和平

比起傳統大國,美國更樂於通過經濟手段稱霸全球,不僅僅是軍事手段。

而法國則希望讓德國徹底灰飛煙滅。因為德國的存在儼然威脅到法國的安危。況且德法自從普法戰爭以來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法國的民族意識強烈,消滅德國,也可以為法國受德國屈辱的歷史報仇。這就不難理解法國為什麼在1924年強行佔領德國的魯爾區,逼德國賠款的原因了。法國是列強中最仇恨德國的國家。

大多數列強不希望德國消失。因為此時此刻西方列強的主要矛盾是蘇聯社會主義國家。保留德國就多了一份遏制蘇聯的力量,最大程度上避免蘇聯對西方產生威脅。

從“裁軍”到裁軍看世界和平

我國給力的做法

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發展道路,從建國到現在我國共經歷十次裁軍。“每次裁軍,都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和歷史原因,凝結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富國強兵夢的追求”——《刊授黨校》2018年,我國裁軍30萬的任務基本完成。相比於一戰後的歐美裁軍,我國的裁軍總能在中國共產黨的光輝領導下落到實處。最重要的是,我國裁軍是在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基礎上,秉持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特別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我國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絕不會強迫他國裁軍,絕不會監視他國的軍隊。

但是我國依舊是居安思危的,裁軍也不代表著中國軍隊戰鬥力的減弱。從最近頻繁的閱兵中,特別是2019年所展示的東風41,火箭軍,後勤文職人員,向西方展示了中國軍魂,中國氣度,中國力量。我國的軍備武器不斷完善,軍事技巧不斷成熟,軍隊品種不斷優良。現在,我國正向著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世界一流軍隊前進。

從“裁軍”到裁軍看世界和平

對裁軍背後所折射出的世界和平問題的看

如今俄羅斯正在受到美國和歐盟的打壓,這和俄羅斯的戰鬥民族歷史息息相關。沙俄就被當時稱為“歐洲憲兵”,侵略成性。沙皇喜歡武裝干涉他國內政,比較典型的是沙皇通過武裝血洗匈牙利和摩爾瓦多,鎮壓革命。蘇聯在二戰後為了與美國抗衡,對社會主義陣營嚴加管控,196年蘇聯因為捷克斯洛伐克的社會主義改革,背叛斯大林模式,出兵捷克,綁架國內多名領導人。對外更是擴充勢力範圍,比較典型的就是蘇聯1979年入侵阿富汗。

這些歷史舊賬的積累,俄羅斯這個蘇聯最大繼承者也就聲名狼藉了。(當然,還有俄羅斯受到打壓還有其他原因,由於論證的需要,本篇著重論述軍事原因)。

俄羅斯的處境也表明如今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反對戰爭。如今世界的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傳統大國更不敢發動戰爭來解決問題,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因為無論戰勝還是戰敗,經濟倒退,民眾反對,國際輿論的譴責終究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從“裁軍”到裁軍看世界和平

維護世界和平的道路依舊任重道遠,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還在路上。在中國真正十次裁軍和時刻準備著等等努力之下,世界和平將會取得更高層次的進展。我們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世界格局多極化能夠真正的實現,美國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也將變成一去不復返的歷史。和平發展也能夠取代極端戰爭。畢竟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