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播种时候”与“播期”这个时间差,对新疆农业的影响

缩短“播种时候”与“播期”这个时间差,对新疆农业的影响

最近,北疆地区越来越多的播种机已经开始田间作业了,很多团场和农户都觉得播种就是播期,只要播到地理就算是完成第一步。

实际上,我们新疆农业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干播湿出”。

缩短“播种时候”与“播期”这个时间差,对新疆农业的影响


什么是干播湿出

即农田在无条件进行冬灌或者春灌的情况下,先整地,然后铺设地膜、滴灌带和播种,播种后再连接田间管网,最后在有水情况下用滴灌方式少量滴水,使膜下土壤墒情达到满足作物出苗播种技术。

缩短“播种时候”与“播期”这个时间差,对新疆农业的影响


正因为干播是前提,我们种子是播种在干土上,没有灌溉种子就难以吸水发芽。

所以,我们现在的播种对于大部分种子来说只是将种子放到了土壤中、把地膜和滴灌带放到地里。如果这个时候土壤有一定的墒或者说有降雨,种子可能会部分吸水,如果土壤中水足够多,种子就可能萌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种子无法吸水,也就是说种子还是干种子。

缩短“播种时候”与“播期”这个时间差,对新疆农业的影响


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

种子萌发起始于水分吸收(吸胀),结束于胚轴的伸出,通常是胚根突破周围结构。

干燥种子具有非常低的水势能使水分迅速地进入。

因此,水才是种子萌发的前提!

“播种时候”与“播期”之间的时间差是什么?

这个时间差就是播种机作业时间和种子行湿润为止。这个时间差,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职工有很大的差异,最短的有24个小时内既可以完成连接田间管网、管道进水、田间湿润的过程;但是有些职工尤其是一些种植大户的播种与灌水间隔有的长达一周甚至是半个月。

缩短“播种时候”与“播期”这个时间差,对新疆农业的影响


“播种时候”与“播期”之间的时间差长有什么危害?

对于这个危害整体上就有两个大风险:

第一个风险:地膜和滴灌带被破坏的风险。整个北疆地区,每年的春天都会有几场大风,就是我在写文章的时间,石河子的地区的天气预报是西风5级;如果有地膜上覆土较少,完成可能出现大面积掀开地膜的情况;但是灌溉后,地膜上覆土湿润了,对于防风具有重要意义。

缩短“播种时候”与“播期”这个时间差,对新疆农业的影响


第二个风险:出现大小苗的情况。对于完全干燥的土壤来说,什么时候给水,种子什么时候开始萌发,这个问题相对较少;但是对于部分农田来说,土壤还有一定的墒,就可能造成部分种子提前吸水萌发,这样就会出现一部分萌发一部分没有萌发的情况,这样就会人为造成大小苗。

缩短“播种时候”与“播期”这个时间差,对新疆农业的影响


对于缩短“播种时候”与“播期”之间的时间差的三点建议:

1、播种前提前检查农资储备情况,提前检查田间的出水桩和泵房;避免无米下锅和用水前灌溉设施出现故障的情况发生。

2、在人工存足的情况下,考虑播完一块田接一块田管网,然后灌一块田;实现同步播种、同步连接滴灌带、同步灌溉,减少风的危害。


缩短“播种时候”与“播期”这个时间差,对新疆农业的影响


3、出苗水适量带肥,降低大小苗的危害。出苗水一定要考虑带肥,建议成本控制在亩均肥料成本的百分之十以下。

缩短“播种时候”与“播期”这个时间差,对新疆农业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